实在是李承乾刚才已经把旧税制的弊端和新税制的好处介绍的十分详细,此时就算他们站出来,也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反驳。
过了片刻,在几个官员站出来表态支持李承乾的计划之后,坐在百官最前面的房玄龄等人也有了动作。
看到这一幕,那些心有不甘的家伙暗自叹息,知道大势已去。
按照大唐官场不成文的规定,凡事只要三省的主官站出来表态,那就说明某个事件的讨论已经到了做决定的时候了。
果然,在房玄龄几人表示赞同之后,李二陛下便直接下旨由三省共议,确定新的税法,在全国各地选几个州作为试点,确定利弊之后再推行天下。
听到房玄龄等人接旨的声音,李承乾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
或许满朝文武都不明白他今天的这些动作背后有什么深意,可是李承乾自己知道,从圣旨下达的那一刻开始,整个中国的历史都将为之改变!
因为他刚才提的这些建议,用一个后世耳熟能详的名词来解释就是——摊丁入亩!
对于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想要做出这个改变有多难,历史上为了完成此事,雍正皇帝在短短数年内耗尽了心血。
在今天朝会前,李承乾也特地为此做了很多安排,甚至打定了不惜一切也要推动改革的主意,却没想到事情最后居然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事后想想,李承乾也明白了过来,虽然表面看上去他面对的局势要比雍正皇帝还要严峻,可实际来说却恰恰相反。
世家大族虽然比地主老财厉害,可是并非所有的世家大族都靠土地为生。
以如今的大唐来说,天下豪强不知凡几,可真正以土地为生,靠着剥削佃户存活的只有江南那些“土皇帝”和齐鲁之地的一些腐儒家族。
以皇族李氏为首的关陇贵族和大部分的山东氏族都秉承着从汉朝传承至今以武立家的祖训,这些家族虽然也兼并土地,可是却从不苛待佃户,甚至会有意拉拢佃户中有能力的人成为家族的家臣和部曲。
这些家族名下佃户的口赋,或者说人头税,原本就是由各自主家代缴,如今朝廷将人头税划入田税,对这些家族来说根本就没有影响,他们当然不会跟着瞎掺和。
没有了这些人的支持,以齐鲁那些腐儒和江南那些南北朝时期才发展起来的跛脚世家在朝中的势力,根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当然,这些人之所以选择妥协,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唐朝的口赋比起后世要低很多。
和明清时期动不动将近一两银子的人头税比起来,唐朝每年每人二百钱的口赋那简直都不能算钱了,更何况唐朝不仅可以用钱来交税,还能用粮食和布帛代替。
依照《唐律》规定,百姓如果不愿意交钱,那么很简单,你只要交二丈五的粗布就够了。
二丈五的布是什么概念?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里有这么一句:“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一匹合四丈,也就是说一个熟练的妇女,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三天就能织出二十丈布,而一个五口之家,全部用布帛缴纳口赋,也只用不到十三丈而已。
虽然没有人会喜欢把自己的钱白白送给别人,可要是让他们为了这么一点钱得罪皇帝和太子,除非是脑子被驴踢了,否则没人会愿意这么干。
不得不说李承乾提出这个计划的时机很巧妙,往前百年,世家实力空前强大,朝廷想要推行这个政策根本就不可能。往后百年,虽然世家不存在了,可是新兴的地主阶级也会教他做人,就算李承乾能够推行改革,恐怕最后也是要落得和雍正皇帝一样的下场,活活累死。
正是因为大唐初建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代,让他完成了原本要付出更大代价才能完成的变革。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