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李治穿着一身锦缎棉服,戴着兽皮的帽子,小脸冻的通红,正迈着小碎步往临波亭这边跑来,后面跟着的几个内侍一边呼喊着让他慢点,一边小心翼翼的护持着,生怕他跌倒。
李治一路小跑到了李承乾面前,鼻涕流到嘴边也不擦,眼睛里满是狡黠。
看着这个样子的李治,李承乾实在没办法把他和前世史书上看过的唐高宗联系在一起。
李承乾掏出手帕把李治的鼻涕擦干净,把手炉掖进他怀里,给他焐了焐手,这才开口问道:“雉奴,你小子是不是又闯什么祸了?丑话说在前头,你要是在父皇驾前闯了祸,连孤都帮不了你。”
李治吸吸鼻子,调整了一下手炉的位置,满脸鄙视地看了一眼李承乾:“大哥,你以为我是李祐那个二货吗?聪明如我怎么可能在父皇面前犯错。”
“那你怎么这个时候跑回来了,你不是进宫给母后请安吗?”李承乾越发的好奇起来
李治诡笑了两声,说道:“嘿嘿,小弟打探到了一件和大哥有关的大事,怕大哥吃亏,这才不辞辛劳的一路跑了回来。”
“哦?和孤有关的大事?什么事?”这下李承乾倒是有些好奇了。
“嘿嘿......”李治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的拿眼睛瞟着李承乾。
看到他这个样子,已经被骗去了不少好东西的李承乾怎么会不知道他的打算,只好说道:“行了,又看上孤什么东西了?直说吧。”
李治讨好的笑笑,指着李承乾说道:“也没什么。就是大哥腰里的那块玉佩。”
古代有以玉比人的习惯,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道:“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因此文人士子都喜欢在腰间配玉,用以标榜自己的德行。
一般人佩玉都知道要找好的,李承乾这个太子就更别说了,他现在腰里这块玉,光玉料就值上百金,更别说好要耗费多少人工把它雕琢出来,放到市面上,这样一块玉,怎么也得值五六百金。
如果不是手下的商号进贡上来,李承乾自己是怎么也舍不得花几百金买这么个东西的。
这块玉李治觊觎很久,只是李承乾一直不肯答应送给他,今天总算是给他逮到机会了。
李承乾宠溺地笑了笑,解下玉佩递给李治:“现在可以说了吧?”
李治一把抢过玉佩揣在怀里,这才说道:“小弟今天去立政殿,正巧父皇也在,父皇和母后聊天聊到了大哥。母后说大哥岁数也不小了,是该找个女子成家了,父皇已经同意,还说过段时间就要给大哥行冠礼,然后给你找个太子妃。”
经李治这么一提醒,李承乾才反应过来,按照这一世的看法,自己是到了该成亲的年纪了。
李承乾现在十六岁,这要放在前世现在还是个刚进高中的学生,没想到这一世居然马上就是要结婚的人了。
不过想到李恪比自己还小几个月,却已经有了两个庶出的女儿,李承乾更加郁闷,丫简直就是个畜生。
至于冠礼的事李承乾倒是不奇怪,本来早两年李承乾就该行冠礼了,礼部那边都已经准备妥当,可是因为他的离家出走,这件事就这么被耽搁下来,现在李承乾回来了,当然要补上。
李承乾这边还在想着,那边李二陛下的贴身内侍黄易走了过来:“太子殿下,陛下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