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作死的世家(2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364 字 2022-12-20

李承乾的想法很简单,他就不信这么庞大我的一个组织,王盛就真的敢一个心腹也不往里派。

只要自己带人捣毁了他们嘴里说的“总坛”,拿到王盛安排的人,不怕找不到王家的把柄。

......

自从大唐立国以来,特别是李二陛下登基之后,明令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私蓄家将,一旦被朝廷认定有私蓄家将的行为,罪同谋逆!

就是那些带兵的国公爷,家里的护卫也不敢多过三百,这还是李二陛下格外开恩的结果。

以往的几个朝代为什么世家实力那么强,就因为这些人手里不仅有大量的土地,而且家里还养着不少的私兵。

当年李家从太原起兵的时候,同为太原门阀的太原王家就支援了五千的人马,这几乎都赶上李家自有人马的六分之一了。

要知道当时的李渊可是隋炀帝亲封的太原留守,手里掌握着太原附近的官军,王家一家之力就能赶上整个太原六分之一,实力不可谓不雄厚。

遍观天下,像王家那样,甚至比王家强盛的世家还有数十个,这如何能让李渊的皇位坐的安心,所以才有了后来禁止私蓄兵马的政令。

大唐为什么敢对这些世家下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世家手里没了兵马,面对朝廷的连番逼迫,只能逆来顺受。

纵然有人想狗起跳墙,面对朝廷的严防死守,也是有心无力。

大唐初年,直到安史之乱以前,唐朝的户籍制度是很严格的,就连出个远门,都要到官府去报备。

那些世家若是打算招兵买马,还没等他们形成规模,朝廷的大军就已经到了。

人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囤”,没想到王家居然能想出这么一招,专门找那些犯了案的,衙门里也没有他们户籍的游侠儿组成这么一只私兵。

只要找到了王家的罪证,李承乾就能以平乱的借口率兵踏平王家。

王家灭了,江南世家群龙无首,到那时候,还不是任由李承乾拿捏。

说干就干,李承乾也不啰嗦,直接下令:“传旨扬州都督府,马上准备五千人马,随时听候孤的调遣。”

“遵旨。”

张孙领命出去了,李承乾这边也没闲着,连忙吩咐赵元茂一干人等收拾行囊,准备回金陵。

李承乾只要了五千人马,不是他不想多带点,实在是大唐的军制坑爹。

前文说过了,大唐的军队分为卫府两级,卫军就是李元吉带去打突厥那些,其中大部分都是常备军,少部分由各地的府兵充任。

至于府兵,其制度和劳役差不多,就是到了时候就去报到,当两个月的兵,任务就是些驻守城池,防备战争,性质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地方部队。

等到服役期结束了就回到家乡,像普通的农夫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些人平时分散在各地,由各地折冲府管理,只有战时或者每年训练时才会集结。

虽然李承乾早已下达了让府兵待命的钧旨,可是为了凑齐五千人马,都督府上上下下使出吃奶的劲,依然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吩咐都督府继续召集兵马,李承乾带着已经到手的五千人马连夜赶回了金陵。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