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李承乾心里选中的典型就是王家,王盛自己也有这种觉悟,所以自从李承乾来了江南,王盛总是暗地里给他找麻烦,最后甚至不惜刺杀储君,也要平息王家的祸事。
很可惜,他差一点就成功了,如果不是谢家早就有心归顺朝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承乾,只怕李二陛下就得给自己这个儿子准备后事了。
世上没有如果。
王家失败了,所以他们要承担失败带来的惩罚。
李承乾只是稍微暗示了一下自己想动王家的意思,不到两天,送到金陵刺史府的诉状就在刺史府的班房里堆起了好大一摞。
什么偷税漏税,什么逼良为娼,什么图财害命,什么私藏军械,反正哪条死得快就往哪条上靠,而且一桩桩一件件都人证物证齐全,好像整个江南所有的罪案都是王家犯下的。
李承乾当然不会笨到真的以为这些事都是真的,说不定这些案件当中就有那些世家自己做下的,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抹黑王家的同时也洗白自己。
由于案件太多,李承乾也不打算去慢慢甄别。
政治,有时候是没有对错可言的,为了保证新税制的实施,王家必须死,自己现在只是需要一个让百姓接受的借口罢了。
李承乾这边闹的是风生水起,王家却好像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大祸临头,乌衣巷里的王家祖宅还是一如既往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只是门口少了些上门巴结的虚伪之辈罢了。
王家很平静,李承乾却平静不下来,虽然眼下的局势看起来一片大好,可是李承乾心里总是隐隐有些不安。
自从扬州遇袭一事之后,李承乾算是见识到了王盛平和外表下的狠辣,他不相信王家会就这么束手待毙。
随着手上的证据越来越充分,对王家动手的日子越来越近,李承乾的心反而提了起来,直觉告诉他,危机就快要来了。
......
这天一大早,李承乾刚吃过早饭,卫士就进来禀报说江南道刺史岳功泽求见。
这个岳功泽估计是想在太子面前留下个好印象,这些天每天早上都来给李承乾请安,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吩咐人把岳功泽带进来,李承乾老神在在的喝着茶。
不一会儿,岳功泽就跟着卫士进来了。还没等李承乾问话,岳功泽就跪在了地上:“殿下不好了!金陵城被人围住了!”
“什么?!”李承乾吓了一跳,不过马上平静了下来,“是不是王家走投无路要造反了?派兵剿灭了就是。”
李承乾早就考虑到了王家有可能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狗急跳墙,所以来之前吩咐扬州都督府派遣三万精兵到金陵,只要王家敢有异动,这三万人马上就能踏平乌衣巷。
李承乾以为自己猜的不错,谁知道岳功泽听了他的话,反而摇了摇头:“殿下,不是造反。是周围几个州县的百姓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朝廷要将王家明正典刑,顿时群情激奋,再加上有人居心叵测的暗中挑拨,这才来向朝廷讨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