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岑文本的话让众人陷入沉默。
对于这些生活在大唐的商人来说,他们可以说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可以说生活在一个最坏的时代。
说他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是因为大唐的商人是不需要交税的!
你没有看错,和那些起早贪黑,辛勤耕耘,却还要将一年大半收入交给朝廷和地主的农民不同,这些家资千万,日进斗金的商人一分钱的税都不用交!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完全是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政治生态的影响。
从西周建立以井田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模式以来,历朝历代的政治家们都秉持着的一个观念,那就是“上农除末”。
这个政策的本意是要借助抬高农业和农民的地位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延续。
可是真到了实施的时候却出现了很尴尬的一幕:
国家经济过于依赖农业税收,各级官僚想尽办法盘剥农民,却对手工业和商业的巨大利益视而不见,这使得很多人可以靠着经商在短时间内敛聚大量财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商人就可以靠着手里的钱为所欲为。
恰恰相反,明清以前的商人们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这种情况直到明代的晋商集团发明了“干股”这个大杀器之后才有所好转。
在那之前,商人对于官僚们来说就是随便宰杀的肥羊和随时能提款的atm机。
官府想修路搭桥,拿不出钱怎么办?
没事,找商人摊派。
官老爷们想维修官衙,拿不出钱怎么办?
没事,继续找商人摊派。
官老爷想给小妾买件首饰,俸禄太低拿不出钱怎么办?
没事,还是找商人摊派。
甚至就连李二陛下自己,都曾经因为国库空虚,干过把全国最富有的五十个商贾召进太极宫,命令他们拿钱给官员发俸禄的事。
如果这些人不同意怎么办?
很简单。
就一个字:杀!
杀完之后家产全部充公。
至于用什么罪名定罪。
呵呵,有钱就是有罪,有钱不给官老爷们花那就更是罪加一等。
在中国的老百姓,包括这些商贾自己的心里,商人都是和“为富不仁”、“残害乡里”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的。
就是朝廷把天底下所有的商人全部杀光,也绝对不会有人出来替他们喊冤,打压商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政治.正确。
正是因为这种险恶的生存环境,使得所有商贾都会在发达了以后大肆兼并土地,借此从商人转职成为地主,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替自己,也替家族子孙买一份保险。
李承乾提出的改革建议里有一项是严禁土地买卖,这一点在这些商人看来简直是十恶不赦的恶政。
买不到足够的土地,他们就只能继续做商人,继续当官老爷们养的肥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祸从天降,全家死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