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太极殿,朔望朝
今天朝会的气氛有些诡异。
其实也难怪,有人想打太子的主意这件事,在长安官场已经几乎算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百官对此都心照不宣。
前段日子东宫大张旗鼓搞了一次史无前例的采选纳妃,为了什么大家心里也都有数。
随着两位选出来的太子侧妃被抬进东宫,长安市面上开始流传出一些乱七八糟的谣言。
像什么“太子在江南胡作非为,引得官吏不安,民怨沸腾,数万百姓围聚金陵......”
又像是什么“太子殿下不顾天家脸面,私下经商,与民争利......”
甚至就连去年李承乾调动禁军帮助赈灾的事,也被翻出来炒了一回冷饭,作为太子目无君父,图谋不轨的证据之一被到处宣扬。
刚开始并没有人相信这些谣言,只是三人成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鼓噪,就连那些原本对李承乾的人品充满信心的百姓心里也有些嘀咕。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心向东宫的官员都忧心不已,只是他们也没办法。
如果不能抓到幕后黑手,或者证明这些谣言是有人故意栽赃,单单抓捕现在传播谣言的这些人不仅帮不上忙,反而会显得朝廷心虚,让局面更加被动。
孙伏伽短短几天内就急白了不少头发,长安令的衙役几乎将整个长安城翻了个个儿,却始终没能追查到谣言的源头。
......
和这些官员的急躁不同,身处风暴中心的太子殿下反而淡定的很。
除了刚回京那天和百官照了个面,进宫面圣了一次之外,李承乾这两个月一直待在东宫,既不外出,也不接见臣子,就连长孙无忌和几次三番上门请罪的孙伏伽都被侍卫拦了回去。
今天这次朝会,是李承乾时隔两个月之后第一次在外人面前亮相。
看着那位高坐御陛之下,闭目养神的青年男子,百官的表情各异,有担忧的,有兴奋的,有得意的,也有幸灾乐祸的,不一而足。
李泰坐在李承乾对面属于他的位置上,嘴角的笑意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
他最近的心情很不错,长安市面上的情况每天都有人向他禀报,岑文本也一早就将计划全都告诉了他。
眼看着被自己视为眼中钉的李承乾马上就要倒霉,越王殿下的心情前所未有的愉悦,就连身上那些颤颤巍巍的肥肉似乎都轻了许多。
【哼哼......只要今天能将你的罪名定下来,东宫震荡,百官必然离心离德。到时候本王身负天下之望,又有父皇喜爱,这东宫之位舍我其谁?!】
李泰脸上那对因为肥肉太多而不得不眯缝起来的小眼睛里闪过一道志得意满的光芒。
他会有这种看法倒不完全都是臆想。
唐朝的舆论环境对于皇帝的个人操守和德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任何一点微小的瑕疵都会引来天下人的侧目。
历史上的李二陛下因为一个玄武门之变,给世人留下了不亲兄弟,不孝父母的印象,结果之后大半辈子都在为挽回形象而努力,乃至于不惜为此篡改了自己的起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