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给完了赏赐之后,李承乾又问道:“还有别的事吗?”
黄安点点头,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殿下,这是吴王给您的书信,吴王前两日举荐了一位名叫张世的士子,据说是法家传人,祖上是汉武名臣张汤。”
李承乾闻言眼前一亮。
年初的时候他和就藩的兄弟们做了一个交易,他为兄弟们提供曲辕犁,作为报答,兄弟们替他寻找散落在民间的百家传人。
半年来,东宫前前后后接收了几十人,只是这些家伙要么是些欺世盗名的混混,要么是挂着百家头衔想混进东宫的儒生。
真正有能力的百家传人,至今为止一个都没找到。
如果这个张世真的像李恪说的那样是张汤的后代,而他又继承了家学的话,或许会有几分本事。
李承乾接过黄安手里的信,抽出信纸看了起来。
李恪在信里先是问候了一下太子大兄身体健康,然后就开始夸赞张世的能力,简直把他说的天上少有,地下全无,就和当年的太公管仲,商鞅李悝一般。
似乎李承乾如果不用他,就是多大的损失一样。
在那之后又开始诉苦,说他为了寻找张世花了多少力气,为了说服张世出山又花了多少心思,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希望太子看在自己这么尽心的份上,能多给一点曲辕犁作为奖励。
......
对于李恪这些话,李承乾是半个字也不信的。
如果这张世真有他说的那么牛13,恐怕他到安州的第一时间就已经知道对方的存在了。
之所以到现在才把人送来长安,肯定是自己先留着用了一段时间。
......
将信看完之后,李承乾便对黄安问道:“赵先生怎么说?”
因为要给太上皇守灵,李承乾早在离开长安以前就将审核士子的工作交给了赵元茂负责。
李恪的话他有所怀疑,可是赵元茂的眼光他是深信不疑的。
连卢照辞都能被他看穿,李承乾真想不到这世上还有谁能瞒得过他那双眼睛。
“赵先生见过张世,对他的学问赞不绝口,已经调拨了七百具曲辕犁送去了安州。”黄安恭敬答道。
李承乾吓了一跳,七百具曲辕犁,光成本就要一百多万了,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居然值得赵元茂这么看重。
李承乾突然对这个张世有些好奇起来。
看着自家殿下跃跃欲试的模样,黄安试着建议道:“殿下,用不用奴婢将那张世带来与您见上一面?”
李承乾有些心动,不过想了想之后还是摇头拒绝道:“还是不要了,孤怎么说也是在替太上皇守灵,外人还是不要过来的好。你回去之后替孤好好安顿张世,等孤回长安之后再去见他。”
黄安连忙躬身应诺。
“还有别的事么?没有其他事你就先回去吧,孤要去替皇祖父上香了。”李承乾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