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为将来做出的准备(1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258 字 2022-12-2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如果吴王将来能在域外得到一块世代传承的土地,岂不是就相当于延续了前隋的国祚么?】

岑文本的脑海中闪过这么一个念头。

至于之前考虑的那些域外蛮荒,茹毛饮血什么的,在权力面前连个屁都不是。

江南诸道在宗周时期不也是蛮荒不毛之地,如今却已经成了天下膏腴,中国腹心。

只要有人、有钱、有权,这天下就没有开发不了的土地。

......

看着岑文本不断闪烁的目光,李承乾给他加上了最后一块砝码:“吴王是孤手足兄弟,依孤之见,怎么说也要封镇至少三千里山河才是。”

岑文本心脏猛地一颤。

三千里山河,那可是足足数十个州,小半个大唐国土的面积了。

想到李恪得到这片土地后可以做的事,岑文本激动的几乎有些难以自制。

至于李承乾会不会是在骗他,岑文本丝毫不担心,因为那根本就没有必要。

……

沉默片刻之后,岑文本幽幽然问道:“殿下与臣说这些,不知是有什么事需要臣做的?”

岑文本不是小孩子,他知道李承乾今天跟自己说这些,一定是别有所图。

李承乾微笑地看着岑文本:“孤之前就已经说了,孤这么做只是不愿我大唐损失一位如岑大人这般的能臣,并无其他打算,岑公尽可以放心。”

看着李承乾平静的神色,岑文本依旧有些半信半疑,不过李承乾不肯多说,他也没有办法。

君臣二人又聊了几句,岑文本就起身告辞离开。

......

看着岑文本跟在内侍身后离开的背影,李承乾的眼中闪烁起思索的光芒。

他今天之所以把岑文本叫来,当然没有刚才说的那么简单,不过也和岑文本想象的不同。

之所以有今天这次会面,只是李承乾在为日后铺路。

了解历史的他很清楚,就在皇帝老爹统治生涯的最后那几年,如今活跃在朝堂上的这些大臣商量好似的相继离世,导致后来李治登基的时候,居然只能靠着于志宁和褚遂良在那里撑门面。

不是说这两人的能力不行,只是他们的资历有些不够。

官场是一个十分讲究资历的地方,资历不足,就无法很好的管理属官,推行政策。

历史上高宗继位前期为什么不敢在朝政上有大动作,一来当然是因为他自己的性格有些柔弱,二来也是因为他手下没有能够镇得住场面的心腹大臣,不敢在没有完全掌控朝局的情况下有太大的动作。

李承乾要是不想自己以后也面对和历史上李治一样的局面,就要寻找一个在魏征、房玄龄和于志宁、褚遂良之间承上启下的人物,从而保证权力的平稳过度。

一番挑挑拣拣之后,李承乾最终选择了岑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