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李恪虽然贵为皇子,受封吴王,却也有属于他自己的麻烦。
两年前,李二陛下突然想要学习汉朝制度,将自己的几个儿子分封到各地为王,作为拱卫长安的屏障。
没想到的是离开长安之后,没有了束缚的大王们一个个嗨得飞起,短短两年时间,各地官府弹劾这些大王的奏疏就堆满了秘书监。
李二陛下刚开始还能给他们遮掩,可是随着奏疏越来越多,民怨沸腾,李二陛下也压制不住了。
就在去岁年底,李二陛下不得不传旨召回了各地的藩王,再次放到长安当猪养。
可惜见识过外面的花花世界之后,没有人会愿意再过以前那种无所事事混吃等死的日子。
这段时间,那些被分封出去的大王们为了能够留在封地,真可以说是什么手段都用上了。
拉拢内侍,贿赂官员,找各自母妃吹枕边风......
将整个长安官场搅和得乌烟瘴气。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李恪当然也不愿意在长安虚度光阴。
他一边让杨妃在皇帝老爹面前替自己求情,一边写信给了李承乾,希望太子大兄能替自己想想办法。
......
他的要求很快就得到了回复,他的吴王王位没有变动,可是安州都督的职务却被罢免,换成了吴州都督。
在东宫送来的书信里,李恪知道了自己这位大兄的计划:
李承乾准备奏请皇帝在长江入海口的位置设立一个县,取代如今的扬州和杭州,专门负责管理大唐所有和海洋有关的事务。
李恪在南方待了两年,知道这件事情背后有多大的干系,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任务,他必须要随船出海一趟,做到心里有底,以免日后出什么岔子。
......
见李恪语气坚定,谢青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一定要跟去,不过却没有再严词拒绝。
在心里考虑了一下之后,谢青神色郑重地拜道:“大王,海上风云变幻,很多事情都不能以常理度之。”
“大王若执意要去,还请大王先答应在下:海上诸事,皆由在下决断,大王万不可随意插手。”
“若大王答应,在下才敢让大王同行。若大王不允,请恕在下失礼,不能让大王登船。”
海洋变幻莫测,有可能前一秒还是风平浪静,下一秒就会天翻地覆,掀起无边巨浪。
在海上漂泊了两年,谢青已经深刻明白海上航行时经验的重要性。
一个经验老到的船长可能带着船员从风浪中活命,一个狗屁不懂的人指挥,则很可能会拉着一船人陪葬。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太子殿下的任务,也为了自己的小命考虑,谢青觉得有必要先给眼前这位吴王定些规矩,省得他到时候瞎指挥,害了自己和那一众手下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