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唐能够一鼓作气将整个高句丽拿下,岂不是证明了大唐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到时候,那些暗地里打着复辟主意的前朝余孽必然会失去百姓的支持,李氏的统治会因为此事变得更加稳固。
更何况,作为此番战争名义上的指挥者,李二陛下就算什么都不做,也能将一顶明君圣主的帽子牢牢地戴在自己头上。
扫荡天下,平灭突厥,亲自领军灭亡高句丽,这一连串的功劳加起来,后世史书上一个“千古一帝”的评价是少不了的。
在这种巨大的诱惑面前,就算是向来以英明果决著称的李二陛下,一时间也不免陷入了纠结。
......
看着李二陛下脸上不断变幻的表情,坐在右手第一位的长孙无忌心里一动。
他是最了解自己这个皇帝妹夫的人。
因为至尊之位来的有些不够光明正大,李二陛下对于名声看得极重,容不得自己的形象有丝毫污点。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李二陛下前段时间甚至明目张胆地向身为起居郎的褚遂良讨要史书!
虽说李二陛下的计划最终被褚遂良驳斥了回去,可这却说明了一点:为了实现成为千古一帝的目标,为了证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强,李二陛下有时候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做出一些旁人看来十分荒唐的抉择。
......
眼下辽东的局势,以大唐剩余的兵力,真要是铁了心的灭亡高句丽,至少有七成以上的胜算。
可是就算拿下了高句丽又能怎么样?
在这极北苦寒之地待上一个冬天,明年能够返回大唐本土的将士有多少?
此番大唐为了能够短时间内战胜高句丽,几乎将整个北方的精锐抽调一空。
如果这些人死在辽东,北方诸道必然会陷入一段时间的混乱。
到那个时候,不仅高句丽之地有可能不保,就是眼下已经吃到嘴里的辽东,也有可能要吐出去。
为了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危机,长孙无忌必须要想办法打消李二陛下继续进军的念头。
......
在心里思虑片刻之后,长孙无忌赶在李二陛下做出决定之前出列拜道:“陛下,臣以为英国公所言极是,如今我军虽与高句丽仅有一水之隔,可是想要渡过鸭绿水,非得有楼船相助。”
“我军楼船如今还在都里城外,溯源而上,至少也要月余时间才能抵达鸭绿水。”
“一个月后,辽东已是冰天雪地,我军战力必然有所折损,而高句丽人久居于此,早已习惯,此消彼长之下,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更何况眼下炸药已经用尽,继续进军,就只能以士卒攻城,臣担心将士们会有怨言,还望陛下三思。”
听到长孙无忌提起炸药,李二陛下神色有些动容,稍作考虑之后对李道宗吩咐道:“江夏王,朕命尔为朕的使者,前往平壤晓谕高句丽君臣,命其从新罗退军,并保证从此以后不再侵略他国,否则朕必以大罚击之。”
李道宗出列拜道:“臣江夏王道宗,谨奉诏。”
李二陛下点点头,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诸将回去以后整顿兵马,待到江夏王归来,班师回朝!”
众人纷纷起身,同时拜道:“臣等谨遵陛下之制!”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