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看向殿外的目光收回,李二陛下冷声对身边的黑衣人问道:“百官有什么反应?”
黑衣人恭声应道:“回禀陛下,百官鼓噪了一阵之后就都退了回去,只有大理寺卿孙伏伽进宫请求面圣,眼下正在朱明门外候召,这是孙寺卿的奏疏。”
“???”
李二陛下微一皱眉,这个结果和他预料的有些不一样。
想当初高祖要对李建成动手,朝堂上的人可是出动了一大半,就连许多地方上的大员都不远千里呈上奏疏,韦云起等人更是扬言要以死相谏。
怎么轮到李承乾的时候,只有区区一个大理寺卿出面?
沉吟了几息之后,李二陛下伸手接过黑衣人手里的奏疏看了起来。
奏疏很简单,基本上都是为李承乾求情的话,这一点并不出李二陛下的预料。
让李二陛下想不到的是奏疏后面署名的人。
整卷奏疏后面密密麻麻跟了上百个人名,但是真正有分量的只有一个孙伏伽,其他的都是一些微末小吏,一个四品以上的都没有......
......
在大唐,四品是官员的一个分水岭。
一般来说,四品以上的是朝臣,享有进宫面圣和参加常朝的权利,四品以下的官员则只能参与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会,并且平时不允许进宫面圣,除非得到李二陛下的许可。
孙伏伽之所以独自进宫,不是他不想多拉几个人给自己壮胆,实在是那些人根本就没有进宫的权利。
看着奏疏上密密麻麻的人名,李二陛下的心里波澜不惊。
别看有这么多人,真要是说起来,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随便拉一个主官出来,也比这些人绑在一起的分量要重得多。
眼看只有这些芝麻绿豆的小官为太子说情,李二陛下心里的怒火消了不少。
仅凭这些人,李承乾连把持朝政都做不到,就更别说架空他这个皇帝了。
......
李二陛下将奏疏扔到一边,对黑衣人吩咐道:“找个人去传旨,就说此事朕已经知道了,让孙卿回去吧......此外,传旨赐孙卿钱三万,绢十匹。”
孙伏伽那个榆木脑袋,如果不给一点提示,他或许会认为皇帝这是铁了心要处置太子。
这家伙虽然能力有限,不过胜在耿直,还是有一定培养价值的。
而且作为已知唯一一个李承乾在朝堂上的支持者,李二陛下也不能对他下手,以免李承乾将来无人可用。
不得不说,皇帝都是二百五,刚才还怒气冲冲的要对太子下死手,一副不整死李承乾不罢休的模样,转眼却又开始为李承乾实力不足而担心。
黑衣人应诺一声下去安排,李二陛下则准备将李承乾等人叫进来训话了。
虽说李承乾没有在朝堂上拉帮结伙,但是几个儿子拧成一股绳,对他这个做皇帝的老爹来说也是个不得不面对的威胁。
......
【呵呵,尔等不是想让太子给你们找一个好去处吗?朕满足你们的愿望,辽东新纳,南疆不服,正好需要人去看着,你们就都给朕过去吧。】
在心里转过一个念头之后,李二陛下刚要开口,就听到黄易在殿外通报:“启奏陛下,魏王求见......”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