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诸王进宫(1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277 字 2022-12-2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初唐贞观年间的大唐朝廷可以说是群英荟萃,无论文臣武将皆是一时之选,房玄龄能够位列其中,并且成为佼佼者,靠得就是出众的眼光和谋略。

对于他的判断,马周不敢轻视,拱手一礼道:“还请房公赐教。”

房玄龄轻拈长髯,神色平静地问道:“宾王(马周表字)这中书令也做了一段日子了,在你看来太子的为人如何?”

马周稍作沉吟,斟酌着说道:“太子虽然性情有些跳脱,不过本性却是不坏,加之能力不俗,只要有贤臣辅佐,日后必为一代明君。”

房玄龄微微颔首,继续问道:“那依你之见,陛下诸子之中可有人能与太子一较长短?”

马周露出一个苦笑:“以我之见,自然是无人能与太子比肩。只是圣心难测,若陛下真的有心......我等该如何是好?”

碍于身份,马周并没有把心里想到的那三个字说出口。

房玄龄胸有成竹地笑了笑:“宾王你想多了。若陛下真的有心那么做,我等听到的就不会是这种云里雾里的流言,而是明文下发的圣旨了。”

“虽然不知陛下为何要如此对待太子,不过在我想来,太子此番虽然会受些苦头,储君之位却不会有什么变故。”

“既然如此,我等何必操之过急。若我等出面支持太子,陛下嘴上虽然不说,心里怕是要不喜了,如此一来反而是害了殿下。”

不管在什么朝代,朝廷重臣和东宫接触太多都是很犯忌讳的事,所以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否则房玄龄并不想搅和到和东宫有关的事情里去。

听了房玄龄的解释,马周也回过味来,只是想到外面那些情绪激动的官员,不免皱眉道:“如今百官群情激奋,若我等不能给个说法,只怕是交代不过去。”

一旁的杨师道一脸见怪不怪的表情说道:“中书令无需在意,底下的人想闹就让他们闹去吧,宫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总不能什么动静也没有。只要你我三人不出面,事情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见杨师道也这么说,马周终于完全放心,和两位前辈闲聊了起来。

......

正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一个好队友究竟有多重要,从眼前这件事上就能看得出来。

如果真的按马周的想法,联合群臣一起上书天子,想要插手李承乾的事,以李二陛下要强的个性,或许真的会不管不顾,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废黜。

反倒是房玄龄的这种处置办法,把一件有可能引起朝局动荡、东宫易主的政治事件,变成了父亲教训儿子的家庭风波。

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谁也不能说闲话。

至于你问房玄龄难道就不担心皇帝真的要废太子?

呵呵,大唐可不是后世满清,废立储君这种大事根本就不是皇帝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当年汉景帝想要废黜刘荣,立刘彘为太子,几次三番都被当时的丞相周亚夫搅黄,最后还是先弄死了周亚夫,才完成了太子之位的交接。

大唐的宰相权力虽然不如汉朝的丞相,可是皇帝要废太子,至少也要先得到房玄龄三人中两人的同意才行,否则这个太子他还真就废不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