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改革之难(1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255 字 2022-12-2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皇帝陛下在心里不断盘算自己未来军建计划的时候,百官也已经回过味来。

以军队弹压地方的做法倒也可行,只是皇帝想要扩军的想法,却戳到了众人的痛处。

稍作沉吟之后,太尉长孙无忌就出列拜道:“陛下,眼下十六卫大军共计七十余万,若是再行扩编,只怕朝廷有些负担不起......”

虽然皇帝说是要从十六卫中抽调人员组成新军,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除了这些人之外,必然还是要再划分一些军户出来的。

如今大唐天下已经有了七十余万大军,也就是有七十余万户军户,几乎占了天下总户数的三分之一。

朝廷固然是不用为这些人的军费担忧,但是同样的,朝廷也没办法从这些人那里收到一文钱的赋税。

如今的大唐朝廷,等于是用天下三分之二的人口赋税,养着全天下的官员百姓。

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府兵制的顶点,再多,就有可能影响到国家的正常运转了。

......

不只是长孙无忌,其他人也想到了这一点。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紧跟在长孙无忌身后出列拜道:“陛下,臣以为太尉所言甚是,还望陛下三思......”

作为太宗皇帝临终前指定的两个辅政大臣,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如果铁了心的反对某件事情,就算李承乾这个皇帝,也不能独断专行。

好在李承乾早有定计,见房玄龄还待再说,连忙伸手拦住了他,平静道:“二位卿家稍安勿躁,且听朕言。”

长孙无忌二人躬身一拜,静静等着皇帝说话。

李承乾的目光从殿内百官身上一一扫过,朗声道:“朕意,改府兵制为募兵制,此番新军之将士,皆罢军户,改以军饷发放,每人每月饷钱三百......”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不少官员都忍不住站出来出言劝阻。

......

千万不要以为每人每个月三百钱不算什么,真要是算起来,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以大唐现在的税收标准来说,一个普通家庭,一年需要缴纳的税赋加起来也不到一千钱。

如果一个士兵一个月饷钱三百,一年下来就是三千多钱,相当于用三四户人家来供养一个士兵。

如此算下来,如果组建一支标准的两万人卫军部队,就需要占用将近十万户人家的税赋来应对军费支出。

这还只是平时,如果一旦开战,这些士兵的甲胄兵器、粮草马匹,对于朝廷来说又将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大唐现在总共也就只有二百余万户,如果都按照这个模式来改革,最终能剩下的军队恐怕只有不到五十万。

这还是在不考虑朝廷其他花销的情况。

如果把各地方官府每年的花费刨去,最终朝廷能供养的军队只怕不会超过三十万。

一边是耗尽心力才能供养三十万军队,一边是随随便便就能拉出百万大军,选择哪种模式,还需要再考虑么?

......

对于百官的反对之声,李承乾早有预料,闻言也不恼,温和道:“诸卿勿急,此策眼下只会在辽东新军之中试行,至于十六卫大军,依旧遵循现有军制。”

“新军花费,也无需户部承担,皆从太府支出,如此,诸卿可还有异议?”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