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关宁(1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312 字 2022-12-2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薛仁贵???”

听到李绩推荐的人选,其他几人眼中都露出犹豫之色。

和后世的官场一样,大唐朝廷也讲究论资排辈。

在推选官员的时候,大家一般都会习惯性地推荐和自己比较亲近的同僚。

这么做既是出于“同僚之谊”的考虑,同时,也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

毕竟谁也不敢保证那些后辈的能力究竟如何,万一要是所荐非人,按照朝廷制度,举荐者也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是以当众人听到李绩说出薛仁贵这个名字的时候,谁也不敢贸然站出来发表意见。

......

李承乾高坐上首,手指在御座的扶手上不断敲动,沉吟着没有说话。

作为历史上继李靖之后大唐最牛13的将领之一,薛仁贵在领军作战方面的本事李承乾毫不怀疑,但是对于他练兵的本事,李承乾就有些拿不准了。

权衡片刻之后,李承乾并没有贸然给出答复,而是将目光落在了一边的李靖身上,问道:“卫国公以为英国公的建议如何?”

薛仁贵怎么说也在李靖门下学习了好几年,对于这个弟子的本事,李靖多少也该有些了解才对。

......

听到皇帝的问话,李靖挣扎要着从坐席上站起来,李承乾连忙拦住他:“卫国公有恙在身,这些虚礼就免了,有什么话直接说吧。”

李靖一脸感激地朝李承乾躬身一礼:“谢陛下体谅......老臣以为,薛将军确实可担此任,只是他年轻识浅,遇事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

“依臣之愚见,为防万一,还是选一老成持重之人在一旁辅佐为佳。”

李承乾对李靖的这个安排很满意,虽说薛仁贵确实很有能力,可是年纪太小,今年还不到三十,如果冒得太快,对他以后的成长不利。

给他安排一个副手,分摊一下功劳,李承乾将来再用他的时候能省不少事。

更何况,万一要是真出了什么问题,有个老臣在一旁坐镇,收拾残局的时候也会方便很多。

微微颔首之后,李承乾将目光投向众人问道:“诸卿以为卫国公之策如何?”

对于这些老臣来说,李靖这么安排,等于是让他们跟着一起沾光,当然没人会表示反对。

对视一眼之后,几人同时起身拜道:“臣等附议。”

李承乾“嗯”了一声:“既然如此,此番辽东练兵之事,就交由薛卿负责吧。”

“臣等谨遵陛下之制。”几人躬身再拜。

......

等到几人起身,李承乾继续问道:“这辅佐之人,诸卿可有人选?”

众人对视一眼,再次陷入思考之中。

他们这些老家伙,现在基本上都是一方牧守或朝廷大员,想要找出一个能给薛仁贵这个后辈做副手的还真有些困难。

半晌后,长孙无忌才出列拜道:“陛下,臣有一人选。”

“太尉有何人选举荐?”李承乾一脸平静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