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
对于李承乾的这番布置,长孙无忌看出的是皇帝想要制衡自己的心思,李建成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种味道。
冬至的祭天大典,是大唐朝廷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也是除了元日大朝会之外最严肃的政治场合。
皇帝选在这个时候拜他为司徒,固然是让他有了重新插足朝局的机会,但与此同时,也彻底葬送了他和他的子孙后代染指皇位的机会。
在天地神明共同见证之下,君臣名分一旦确立,那就无从改变。
从今天开始,李承乾一系就是君,李建成一系就是臣,万世不移。
如果李建成或者他的子孙里有人反悔,不想认这个账,那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如果李建成还对皇位不死心,那么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推辞这个任命。
不过就像李元吉说过的那样,李建成自己也明白,这个天下,交给自己这个侄子,比落在自己手里更好。
更何况,有李承乾曾经对自己做出的那个承诺在,自己的儿子们虽然不能在这神州之地称王,却可以去其他地方启一世代之新,做一世袭之祖!
......
有了这个前提在,李建成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
将金印系在腰间之后,李建成后退几步,郑重对着李承乾三拜:“臣司徒建成参见陛下,吾皇陛下万福金安!”
圜丘下的百官看到这一幕,纵然心中思绪万千,却还是不得不跟着一起拜道:“伏唯陛下万安!”
看着拜倒一片的百官,李承乾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自从当年冒险在玄武门下救了李建成的那一天开始,李承乾就一直在为今天的到来做着准备。
当这一天终于来临的时候,他的心里充满了改变历史的满足感。
......
暗爽了一会儿之后,李承乾收敛情绪,神色平静地说道:“诸卿平身。”
黄安适时地高声喊道:“陛下命众卿平身。”
“谢陛下!”
李建成对着众人一起高声应道,顿首再拜之后退下了圜丘。
之前,他的身份特殊,所以才能够和李承乾一样走上圜丘,但是现在他已经成了李承乾的臣子,按制,是不能够继续留在这里的。
......
走下圜丘,李建成并没有回到自己之前的亲王队列中,而是走到了长孙无忌身边,和他一起站在了百官序列的最前面。
就连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也要比二人落后半个身位。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之,看着那两道比邻而立的身影,众人总觉得自己眼前似乎有天雷地火在剧烈碰撞,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末日降临。
李承乾立在圜丘之上,目光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对于这些人心里的想法,李承乾大约也能猜到一些,不过他却并不怎么在乎。
长孙无忌是个聪明人,李建成就更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