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辽东,关宁卫驻地。
侯勇大步走进中军帅张,躬身拜道:“关宁卫甲骑部都尉麾下庚部校尉侯勇,参见将军。”
薛仁贵坐在帅位上,看着侯勇健硕的身形,满意地点了点头,一脸温和地说道:“侯校尉免礼。”
“谢将军。”侯勇躬身再拜。
薛仁贵伸手从面前的帅案上拿起一封公文,对侯勇说道:“扶余王奄上书天子,请赐天朝典籍。陛下已经允准,着我关宁卫并辽王府负责此事。本将军有意让侯校尉走一趟,不知校尉意下如何?”
......
如果换做其他人,这个时候恐怕就直接答应下来了。
可是侯勇再怎么说也是世家出身,虽然走的是武将路子,但是该知道的礼仪还是知道一些的。
类似扶余人这种情况,按照典制,最少也该是都尉,甚至更高一级的中郎将去负责才对。
让他这个校尉出马,实在是有些不合常理。
更何况,就算朝廷确实有意让校尉负责招抚。
在他这个庚部校尉前面还有甲乙丙丁等好几个校尉部,不管怎么看,这个功劳也不该落在他头上才对。
......
稍作沉吟之后,侯勇对着薛仁贵躬身一拜,小心翼翼地问道:“将军有命,末将不敢不从,只是此举会不会有些不妥?”
薛仁贵也明白侯勇会这么问的原因。
只是他不久前收到了老师李卫公的来信,信中提到希望薛仁贵能找机会提拔一下侯家的晚辈,并隐隐约约透露了这是皇帝的意思。
正因如此,薛仁贵才会不惜违背定制,让侯勇来负责这件事。
......
面对侯勇的疑惑,薛仁贵并没有给出解释,只是说道:“本将军如此安排,自有我的用意,侯校尉只管接令就是。”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长官都这么说了,侯勇自然没有再拒绝的道理,当下单膝跪倒:“末将谨遵将军之令!”
薛仁贵点了点头,吩咐道:“侯校尉下去准备吧,稍后便即出发,先去盖牟城与辽王使团汇合,一同前往扶余之地。”
“诺!”
侯勇郑重应诺,起身大踏步朝帐外走去。
......
大约一炷香后,一对百余人的骑兵从营地之中策马而出,顶风冒雪地朝盖牟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盖牟城中,同样收到尚书省公文的李佑已经组织好了一只由王府主簿沈丘平领衔的使团,随时准备出发。
两日后,侯勇率领的骑兵抵达盖牟城。
修整一夜之后,使团便在关宁卫骑兵的护送下离开盖牟城,朝着北方扶余人的地盘行进,同行的还有扶余王派到大唐来卖萌的那几个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