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靺鞨的历史(1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227 字 2022-12-2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元新元年春四月甲辰(十一)。

新君登基之后的第一次正式科举,在一片喧嚣之中落下帷幕。

在李承乾这个皇帝的推动下,此番科举的考题,加上了不少诸子百家的内容。

试题也从原本的经义、诗赋为主,变成了以实事策论为主。

对于这个改变,很多不适应的人都叫苦连天,科举录取的结果也是惨不忍睹,许多名动一方的“雅士”都在此番科举中落下马来。

就是朝堂上,也有不少人对皇帝的举措表达了担忧的意见,只是他们却没办法改变什么,

皇帝这一次并不是乾纲独断,而是在和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共同商议,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赞成之后才下达的圣命,从程序上来说没有任何可以争议的地方。

做臣子的,就算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去执行。

......

随着赶考士子回乡,朝廷改制科举的消息也随之传扬开来。整个天下都为之震动。

所有人都明白,自即日起,以往那种闭门造车的事是不能再干了,想要继续在科举这条路上有所成就,务实、重用,才是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

一时间,整个天下都兴起了一阵游学之风,社会风气因此变得越发活跃起来。

趁着这个机会,李承乾在和几位辅政大臣商议之后,最终决定取消大唐现有的宵禁制度和坊市制度。

......

随着各种行业的兴起,大唐的社会活力,早已非历史上的那个唐朝可比。

早在先帝在位时期,就已经不断有人提出希望取消坊市和宵禁制度。

只是当时朝廷需要办的事情太多,实在是没有足够的精力再来应付取消这两个制度之后带来的各种变化,所以才一直拖到了现在。

如今天下一切安宁,朝廷上下也清闲了不少,加之士子们到处游学,继续宵禁显然有些不方便,是以也是到了该取消的时候了。

对于这种便利民生的政策,显然没有人会反对,取消宵禁和坊市制度的诏书在朔望朝上三读通过之后,便交由尚书省负责,通传天下。

......

四月庚戌(十七)。

李佑和薛仁贵的奏疏抵达长安,在这一次招抚扶余人的事情上,李承乾这个守财奴难得的大方了一次。

在和百官商议之后,不仅派出以鸿胪寺卿孙秋成和户部侍郎陈岁平为使者的高规格使团,前往辽东主持对扶余人的招抚仪式。

同时还下诏吩咐户部和太府寺拨付钱粮,筹备扶余人的安置工作。

最后,对于扶余人中的贵族,李承乾也给了很好的待遇,每个人都被赐予了官职和爵位,扶余王更是直接被李承乾册封为郡王!

要知道,在此之前,这可是只有李氏皇族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