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承乾和张世见面之后没几天,长安市面上就开始流传起皇帝有意设置工商税的流言,很快,整个关中都开始讨论起了这个话题。
只是出乎李承乾预料的是,官僚阶级和地主阶级对于这件事并没有太过激烈的反应。
甚至有不少人还站出来为这个政策大唱赞歌。
这种情况倒是让李承乾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在他的印象里,官僚阶级一旦听到要开征商税,难道不该全力反对,甚至于以死相谏么?
怎么这些家伙看上去好像还挺支持的样子?
李承乾一时间甚至有些怀疑这些人是不是在给自己挖坑。
为了防止自己掉进坑里,皇帝陛下不得不派出缇骑卫暗中调查,想要弄清楚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
当赵元茂将缇骑卫调查到的东西奏报给李承乾的时候,皇帝陛下有些哑然失笑。
原来文武百官之所以不反对征收商税,其原因有两个。
首先,关东那些商人们购买乾陵邑宅邸的豪爽程度,严重刺激到了他们的神经。
中国历代官府之所以不征收商税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商人是贱业,根本就没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力,想要商人的钱,直接抢就是了,根本就不用花费心思去征税。
让百官没有想到的是,原以为商人们会因此而困顿不堪,就算有钱,也比不上良田千顷的士大夫阶层。
可是此番乾陵邑购房,给众人切切实实地上了一课,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商人们居然如此富有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不征这些人的税,简直对不起自己。
在百官看来,商税不仅要征,还要往死里征,必须得让他们把“不义之财”全都吐出来。
......
早在动手“炒房”前,李承乾就已经预见到了这个局面,因此朝臣们的想法还在他的意料之中。
至于朝臣们同意征收商税的另一个原因,就让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原来百官之所以会同意开征工商税,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朝廷已经提前征收了捕鲸税......
在这些人看来,同样都是做买卖的,我们这些官老爷都要被皇帝扒一层皮,凭什么你们这些屁民反而不需要缴税?
以前不知道你们有钱还则罢了,现在既然知道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开征!
......
李承乾没想到,原以为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情,最后居然会以如此戏剧化的形式结尾。
虽然和自己想象的有很大出入,不过既然没有人反对,他自然是乐得轻松。
在召集百官一连商议了大半个月之后,元新三年三月丙寅(初三),大唐立国以来第一部商业律法——《市律》,终于在朝议上三读通过,颁行天下!
后世的史学家将这一天作为大唐变革的一个重要节点来记录,但是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一切似乎都没有任何改变,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最多也就是茶余饭后当个谈资来消遣而已。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