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罗国书中言真意切的恳求之辞,不只是李承乾,就连朝堂上那些早已习惯了吃人不吐骨头的官僚,一时间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之前下令攻打新罗,存的是搂草打兔子的心思,趁着攻打高句丽和百济的机会,将新罗捎带手一起给灭了。
可是李恽这道奏疏一上,立马就将新罗和其他两国割裂开来,将新罗“大唐皇帝第一乖女儿”的身份展现在世人面前,如果朝廷还要继续灭亡新罗,那吃相可就有点太难看了。
经历了侯君集事件,大唐朝廷这两年一直都在小心翼翼地弥补国家形象,如果这个时候强行吞并新罗,那好了,大唐的国家形象算是彻底没指望了。
......
在和百官商议了几次之后,李承乾不得不做出让步,放弃直接吞并新罗的计划,而是选择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办法。
首先,皇帝下诏将随着李恽奏疏一起送到长安的二十一个美女,一股脑地给李欣送了过去,佳丽中那个善德女王的堂妹,更是直接被封为了嗣魏王妃。
之后,李承乾将原本准备划归一统的新罗半岛,按照后世南北朝鲜的方式,分成了两个地区。
北边的一半土地被李承乾划为了丽、建、新、怀四州,徙封嗣魏王李欣为建王,领建州都督,督四州军事。
至于南边的一半土地,包括原本的新罗、百济,以及一小部分原高句丽国土,则被划为了新的新罗,由善德女王管辖。
最后,大唐以宗主国的身份,将建王妃立为了善德女王的继承人,只等善德女王一死,就由建王妃继位,建王妃死后,再由她和李欣的某个儿子接任。
对于大唐来说,这么做虽然有些隐患,不过已经是眼下能够想到的最稳妥的处理办法。
而对于新罗人来说,日后的新罗王除了有金氏血统,还拥有了更为高贵的李氏血脉,加之国土面积还在原本的基础上扩张了两倍有余。
他们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
高句丽和新罗,先后兵不血刃地倒下了,如今,拦在大唐面前的只剩下了一个百济。
作为半岛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个,百济却表现出了比两位老大哥还要强大的血性。
面对牛进达的大军,百济王于罗瑕并没有投降,而是选择了顽抗到底。
只可惜,他的抵抗仅仅维持了七天就宣告破灭。
不只是因为唐军的战力要远超百济,更因为牛进达有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帮手——扶余王扶余奄!
如今的百济,是当年扶余帝国被高句丽灭亡之后,一些残存的民众南下建立的国家。
作为这些人的后代,很多百济人都对当年雄踞整个东北的扶余帝国有着留恋之情。
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扶余王族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当扶余奄出现在他们面前,呼吁他们不要抵抗的时候,普通民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降。
至于那些放不下手中权力,还想着作威作福的贵族,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面前,根本就掀不起丝毫风浪,很快就被消灭干净了。
......
自从五月底决定对新罗半岛用兵,到六月中旬三路大军出发,再到捷报先后传来,一共只用了不到两个月,整个新罗半岛就全部落入大唐手中。
半岛三国这个称呼,彻底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