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正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中国的官场,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约定俗称的潜台词,表面看上去是一回事,实际上却是另外一个意思。
例如前文提到过的那句“卿年事已高......夙兴夜寐,朕实不忍......”,听上去像是慰勉,其实却是劝退。
又比如李承乾现在问的这句“尚能饭否”,似乎只是一句和“你吃过了吗”一样的普通寒暄,可是放到官场上,却别有深意。
自从战国时期廉颇之后,这句话就成了上位者准备启用某人时必说的一句台词。
作为被询问的人,如果愿意接受任命,当然是要将自己形容成一个饭桶。
而如果不愿意接受任命,或者想要谈谈条件,则会说自己已经老朽,吃不下去什么东西了。
如此一来,既拒绝了上位者的要求,却又不至于太过露骨,让上位者没了面子。
......
侯君集出身名门,自然也知道这其中的曲折,当下拜道:“有劳陛下挂念,臣虽老朽,尚能餐饭一斗,肉十斤,被甲纵马,无所阻碍。”
虽然侯君集生的比较魁梧,不过要真是让他每餐吃一斗米,十斤肉,只怕他早就撑死了。
之所以要这么说,其实也是另有玄机。
这个回答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有关赵王寻廉颇的记载。
当年赵国在秦国的攻击下节节败退,悼襄王派人去寻找廉颇,廉颇就是当着使者的面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纵马驰骋,表示自己尚堪一用。
侯君集现在将这句话放在自己身上,就是为了向李承乾表明,他是和廉颇一样的忠臣,只要皇帝有所任命,他必然会像廉颇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听着侯君集的回答,李承乾稍稍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当年那个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陈国公,竟然也会有这么谨小慎微的一天。
这让他在心里慨叹自己手中权力巨大的同时,也生出了一丝警惕,暗暗提醒自己千万不能陷入权力的牢笼无法自拔。
否则,杨广的下场,就是他的将来。
......
稍作沉吟之后,李承乾的目光重新变得清澈,微笑着看向侯君集:“侯卿身体康健,朕便放心了。朕有一问,还请侯卿为朕解惑。”
侯君集连忙起身拜道:“臣愚钝,不敢当陛下‘解惑’之言。陛下但有所问,臣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已。”
李承乾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继续道:“先帝在时,曾多次教导于朕:为人君者,当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只可惜朕德薄,无先帝那般的识人之明。”
“朕想请问侯卿,似卿家这等忠诚干练之人,朕当如何使用为好?”
这个问题,算是李承乾对侯君集最后的试探,如果侯君集能够认清自己的定位,那么李承乾不介意再给他一次机会。
可是如果他不能让李承乾满意,那没什么好说的,从哪儿来回哪儿去,继续在家里关禁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