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人心不古(1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252 字 2022-12-2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如果历史继续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进,那么儒家也会继续沿着前世的轨迹发展下去。

可惜就像孔颖达所说的那样——“当今之世已然改变”。

儒家想要在这个世道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随之一起改变,为儒家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否则,只要等到墨家做大,以墨家和儒家天生的理念分歧,那时候他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

稍稍沉默几息之后,人群中一个蓝衣青年霍然起身,慷慨激昂道:“《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依我之见,当此之时,吾辈应上溯先王之道,下察当今之政,皆用于我身,推陈出新,方为图强之道!”

“吾欲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诸君可有愿从我者?”

在场不少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听到他的话,立马起身应和道:“吾等皆愿往!”

孔颖达坐在一旁,看着这些脸上充满朝气的后辈,心中老怀大慰。

他虽然已经老朽不堪,没办法继续带领儒家前进,但是只要有这些年轻,充满干劲的血液存在。

儒家,就永远不会有断绝传承的那一天!

......

就在儒家感觉到了危机,开始“救亡图存”的时候,边疆之地,战争的火药味,前所未有的浓烈起来。

元新六年二月癸丑(初十)。

晋王李治的王驾抵达了松府。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和内地迥然不同的社会风貌,给了晋王殿下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

透过王驾马车的车窗,李治看到街边来往的人里,十有七八都是做商人打扮。

晋王殿下心中大为不解,对前来迎接他的松州刺史尹太平问道:“尹刺史,这松府之中,何以有如此之多的商贾聚集?”

尹太平骑在马上,拱手道:“回大王的话,这些商人,都是奉了陛下的圣旨,向前线输送粮草的。”

......

【让商人负责运送粮草?】

李治一时间有些没反应过来,不知道自家那位大兄这又是开的什么脑洞。

好在尹太平很快就给出了解释,将李承乾“纳粟授爵”和“依功退税”的旨意向他复述了一遍。

听完尹太平的解释,李治有些好奇地问道:“这些商人运粮的速度,莫非比朝廷更快?”

在李治想来,朝廷管理着整个天下,可以随时调集徭役,怎么着也应该比这些社会地位低下,除了钱之外一无所有的商人要更加便利才对。

可事实却给他上了一课。

听到李治的问题,尹太平苦笑一声:“不瞒大王,彼辈商贾动作之快,远非臣等可以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