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些人的求情,肆叶护一概予以了拒绝,甚至为此严词训斥了几位贵族。
草原的问题,他不是没有发现,也知道将来可能会导致的后果。
但他却只能视而不见。
因为此战西突厥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多!
按照前方斥候传回来的消息,眼下驻扎在陇右各地的唐军,大约在十三、四万的样子,而他手下统领着四十万大军,足足是唐军的三倍。
这就是他敢跟大唐叫板的本钱。
如果他真的按照那些手下的请求,将大军继续分散,管理起来麻烦不说,还在无形之中削弱了己方的人数优势,使得西突厥唯一的倚仗荡然无存。
这是肆叶护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更何况,他算计得很清楚,此战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接下来西突厥和大唐之间的地位高低。
......
西突厥如果赢了,就可以在大唐境内肆意妄为,抢一波狠的。
以大唐的富庶程度,西突厥的收获,完全能够弥补接下来数年的损失。
但如果他们没能在大唐身上占到便宜,反而被唐军赶回了草原,那么西突厥就将彻底失去对天山以东的控制权。
以唐军“睚眦必报”的个性,必然会乘胜追击,将西突厥人向西驱逐。
到那个时候,现在自己脚下的这片草场,可就要属于大唐了。
秉着“我得不到的东西,宁可毁掉也绝不留给敌人的原则”,与其冒着自身实力受损的风险保护草原生态,不如彻底将之破坏。
如此一来,即便己方真的败了,唐军想要衔尾追杀,也得先将混乱的草原收拾干净再说。
所以,最终肆叶护不仅没有像那些人希望的那样,将大军分散,反而在不影响各部放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大军收缩起来。
这么做一来当然是为了破坏草场,防患于未然;二来,也是为了尽可能的隐藏大军行踪,方便接下来打大唐一个措手不及。
......
肆叶护的想法很好,可是却并没有什么卵用。
四十万大军的阵容,即便是想尽办法隐藏,也是隐藏不住的。
西突厥大军誓师出征后的第五天,战报就传到了陇右。
得到消息的侯君集,当即就“不情不愿”地带着三万玄甲军和两万金吾卫,以及来打酱油的李彻经庭州出塞,踏入了西域三十六国的势力范围。
而原本该由玄甲军负责的陇右防务,则移交给了从江南地区赶来的卢国公程咬金和鄂国公尉迟敬德。
这二人一东一西,分别坐镇庭州和凉州,统辖从七卫大军中抽调整编而成的十五万人马,迎接即将来犯的西突厥大军。
自庭州最西端的金满县,到最靠近关中的清水县,沿途各个烽燧台都已经塞满了柴草,只等西突厥人一露头,就点燃烽火,传递军情。
与此同时,一道军报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提前送往长安,向皇帝陛下和朝堂诸公陈述西突厥大军的情况......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