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喜上眉梢的李治,牛进达开口道:“大王,老臣有一计,可使战事在旬月之内完结,不知大王可愿一闻?”
李治好奇道:“还请郡公为本王试言之。”
牛进达躬身一礼,当即就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
听着牛进达的描述,李治表情逐渐变得严肃,等到牛进达说完,晋王殿下的眉头已经紧紧皱在了一起:“若依郡公之言,损失是否有些太大了?”
也不怪李治这么说,实在是牛进达的想法有些出格——他竟然想着放弃受降城防线,将铁勒人放进北地,然后再调动大军一举歼灭!
这么做的确能够最快速度地歼灭敌人,不过大唐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眼下铁勒人被限制在西受降城下,尽管战况惨烈,可是造成的破坏却有限的紧。
然而如果将他们放进内地,情况就变成了另一番模样。
北地虽然没有关中腹地那么富庶,可再怎么说也是大唐的龙兴之地,又是大唐和安北诸部交易的第一线。
如果让铁勒人在这里胡闹一通,那造成的损失就难以估量了。
更何况,当初皇帝就是因为不想让铁勒人进入大唐国境,才没有同意李靖放弃北地,专攻陇右的计划。
如果要让铁勒人在北方肆虐,那李承乾当日又何必驳回李靖的建议,直接将安北大军拉去陇右,让铁勒人入关不就行了?
......
想到皇帝大兄,李治心里也有了决断,当下便准备反对牛进达的建议。
他虽然只是奉命来松府鼓舞士气的监军,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可是他知道,只要自己反对,牛进达就不敢“肆意妄为”。
并不是因为他地位尊崇,深受两代天子恩宠,而是因为当初皇帝曾经在给北地诸将的诏书中明言——“勿使一虏骑入我华夏之土!”
这是李承乾给北地诸将画下的底线,不管你要做什么,都不能越过这条底线。
牛进达现在想要放铁勒人入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已经算是抗旨了。
这也正是他为什么一定要来找李治的原因。
只要李治点头,就等于是和他坐上了同一条船。
万一日后皇帝怪罪,又或者有哪个不开眼的臣子拿这件事来找牛进达的晦气,有李治在上面顶雷,也怪罪不到他牛进达身上。
而只要李治不同意,即便他最后成功了,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也足以抵消他所有功劳,甚至连现在的地位都保不住,被赶回老家种田。
......
闲言虽多,其实不过只是几个眨眼的工夫。
就在李治准备开口反对的时候,牛进达已经抢先说道:“大王谬矣......”
李治溜到嘴边的话被噎了回去,停顿了一下才说道:“本王错在何处?还请老大人为我解惑。”
牛进达躬身拜道:“所谓‘时移世易’,战场局势千变万化,眼下之局已与当日截然不同,老臣请为大王演示之......”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