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一旦战事稍有波折,他这个尚书左仆射一定会被人攻讦。
虽然战争的成败和他这个文官没有半毛钱关系,可谁叫他现在是百官之首,每年元日大朝仪坐在首位的人。
作为这个国家实际上的二把手,那些不敢非议皇帝的人,一定会将所有矛头都对准他。
如今,这千钧重担,终于可以暂时放下了。
房玄龄整个人都感觉轻松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
房玄龄将头转向昭陵的方向,眼角微微有些湿润:【先帝泉下有知,得此喜讯,想必也会欣慰不已吧......】
李二陛下当年在世的时候,就一直想对西突厥下手。
只是碍于国家百废待兴,安北、辽东两次大战又消耗颇大,这才一直忍了下来。
不过现在,大唐终于还是迈出这一步了。
朝着昭陵的方向郑重叩拜三次之后,房玄龄重新恢复了以往那种古井无波的表情,淡淡问道:“邹左丞何在?”
跟着人群一起进来看热闹的尚书左丞邹琰出列拜道:“下官在!”
房玄龄也不啰嗦,将捷报递了过去,直接下令道:“传令吏部,誊录捷报内容,三百里加急发往各州道府县,布告天下,使士农工商咸闻之!”
邹琰欢快地应诺一声,接过捷报,转身大步向外走去。
......
官僚阶级这一次的动作十分迅速,胜利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飞出大明宫,转眼就传遍了整个长安。
这座帝国神京瞬间陷入欢乐的海洋,遍布长安各地的饭馆酒肆聚满了前来庆祝的人群,各种美酒很快脱销。
各个里坊之中,无数家庭欢欣鼓舞。
胜利,意味着出征的亲人有很大概率能够平安归来。
同时还会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荣誉、财富和地位带回家。
东西市的布告牌下,长安令衙门张贴的捷报,被人反复宣读。
围观的人群越聚越多,其中很多人都已经听了几十遍,却依旧乐此不疲。
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发自内心的微笑。
就连那些最反战的腐儒,当胜利真正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也只剩下了欢愉。
......
胜利的捷报继续扩散,日落之前,长安附近县乡亭里的布告栏都挂上了新鲜出炉的捷报。
顿时,整个京畿之地五十一县,凡数百万军民同声庆贺起来。
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一直维持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清晨,欢聚的人群才逐渐散去。
为了防止庆祝活动中出现乱子,各地官府整晚都在四处巡视。
看着那些收拾好酒食,满面春风地扛着锄头下地的普通百姓,很多人都觉得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对,可是真要纠结到底什么地方不对,他们却又说不出来......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