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耐着性子安抚了房玄龄等人一阵,让黄安将他们送出宫,李承乾迫不及待地叫来了赵真,仔细安排了一阵。
经过这几年的磨炼,赵真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接过了缇骑卫都督这杆大旗,成为了大唐第二任特w头子。
至于原先的缇骑卫都督赵元茂,则成功隐退,回家奶孩子去了。
对于这位一路扶持着自己登上帝位,登基之后又任劳任怨帮助自己组建缇骑卫的老臣,李承乾十分大方,直接给了一个云中郡公的爵位,食邑两千九百户,与国公之位仅有一步之遥。
......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
有了李承乾的指点,加上缇骑卫打探情报也算是老本行,自然要比长安令的差役更有效率。
不过几天工夫,赵真的奏疏就到了李承乾案头。
事情和李承乾预想的差不多,那个用假名字参考,后来又无故失踪的苏玉,正是他的好儿子——濮阳王李钰。
苏玉这个名字,就是由李承乾亲自拟定,让他在华阴书苑里用的化名......
......
了解了事情经过之后,李承乾一方面为自己有这么个聪明儿子而高兴,另一方面也对他的胆大妄为感到恼火。
虽然大唐的科举考试没有向后世公务员考试那样设置年龄门槛,只要你真的有本事,即便只是个三岁小儿,一样可以参考。
但是李钰的身份特殊,注定了他不需要,也没办法像一般读书人那样靠科举出头。
一般人如果真的能在李钰这个年纪考上科举,旁观者只会说“英雄出少年”、“甘罗复生”、“天纵英才”,可李钰考上科举,别人只会说他是占了出身的便宜。
即使李钰真的是靠自己的本事考上的科举,也没有人会相信。
他们会认为主考官有意放水,会认为李钰作弊,甚至会认为李承乾这个皇帝开后门,却永远也不会承认他们学不如人的事实。
不要说其他人,就是李承乾自己,把他放在那些士子的位置上,他也一定会这么想。
这是由人类这种生物的劣根性决定的,无论是谁,无论什么时代,概莫如是。
......
好在李钰撤的及时,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露面,否则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不仅李钰自己要因为这件事而承受巨大的压力,就连朝堂百官和李承乾这个皇帝,都要暗地里被人议论。
甚至于就连刚刚走上正轨,日渐显现出威力的科举制度,也有可能会因此夭折。
是以,在看完了赵真的奏报之后,皇帝陛下便直接将之扔进了火盆,并没有将真相告诉房玄龄等人的意思。
在那之后,李承乾就让人去华阴书苑将李钰带回了长安,准备好好整治一下,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规矩。
这一次运气好,没有出什么乱子,可谁知道下一次会怎么样?
小孩子的毛病如果不及早纠正,等他成长为熊孩子,再想改可就改不过来了。
......
李承乾心里念头不断转动,看着一脸“我很乖巧”表情站在下面的李钰,又好气又好笑,莫名觉得眼前的情景有些熟悉。
【似乎当年父皇也是这么看我的......】
稍作思忖,李承乾心里突然蹦出这么个念头,李二陛下的音容笑貌恍惚间再次出现在他面前,令他一时间也有些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