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草原民族的智慧(2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359 字 2022-12-20

如果说全盛时期的点密部可以镇压草原,让任何有异心的人不敢轻动的话,那么失去了大半普通士兵和奴隶的点密部就是裂了缝的鸡蛋,各种蚊子苍蝇,该出来的也就要出来了。

......

作为可汗的直系部族,点密部拥有整个西突厥最大的牲畜群,享受着西突厥国内最肥妹的草场。

就连这几年西征的战利品,也是点密部分的最多。

按照草原的规矩,其他各个部族加起来,也不过才分到了一半的战利品,剩下的那些,全都要作为贡品,奉献给“伟大”的可汗陛下。

那是一笔众人现在想都不敢想的巨额财富。

只要能够攻破王廷,那么一切损失都可以得到弥补。

想到这里,众人的目光便又重新坚定起来。

拔和那那颗老迈的心脏也忍不住剧烈跳动了起来,老家伙满面通红,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说道:“看来诸位贵人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既然如此,我等便来商议一下该如何退兵吧......”

眼下唐军的援兵已经到来,加上庭州城中的守军,足有将近七万人马。

即使除去那些必须要留守城中,以防不测的人,保守估计也有五万人马要拦在西突厥人“回家”的路上。

就和当初弩失毕在松府城下面对的情况一样,此时摆在西突厥众人面前的首要问题,也是要怎么做才能在唐军的环伺下安然退走。

至于其他的事情,只有等过了眼下这一关才有机会考虑。

......

历朝历代的史书形容草原民族的战斗风格,大多都喜欢用一句话——胜则如鸟之集,败则雨散冰消。

其含义大约是说引弓之民不知王化,不通兵法,就和街头流氓打架一样,只知道一味蛮干,没有脑子。

但这其实是一种基于不同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下的误解。

如果草原民族真的这么不堪,又怎么会屡次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又怎么能几度入主中原,统御神州?

西突厥虽然没有唐人那么多著之竹帛,传于后世的兵法韬略,但世世代代的游牧传统,让他们骨子里就拥有不逊于一般将领的战斗知识。

只不过他们无法像唐人那样,把这些知识写下来罢了。

仅仅只是商议了几句之后,众人就已经定下一个大致的作战计划。

如果找一个唐军将领来看,西突厥人的这个所谓的“计划”就是一坨翔。

因为他们再次印证了中国史书上的那句评语——败则雨散冰消。

这些人定下的计划,用更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大家各跑各的,能跑掉算你的本事,如果被唐军堵住了,就自认倒霉。

以往面对战争不利的情况,西突厥人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而且每一次的效果都很不错。

之所以会这样,纯粹是因为草原和内地的环境差异。

在草原上,并没有像内地那样四通八达的道路,但是对于草原民族来说,到处都是道路。

只要骑上马,他们可以去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

这也就导致想要像在内地时那样,在草原上进行围追堵截的计划,几乎不可能办到。

你辛辛苦苦挖好了坑,埋好了陷阱,奈何敌人就是不不上套,你又能怎么办?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