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关中,长安。
虽然这次的寒潮也影响到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但是大唐朝野并不知道草原即将因此发生剧变。
此时长安、关中,乃至于整个天下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即将发生的事情上。
元新六年秋八月己酉(十六)。
端正月的第二天,经过一阵跋涉之后,杨师道领衔的钦差队伍终于踏过浅水原,回到了关中。
只是这一次,钦差队伍并没有按照惯例直接回长安,而是去了位于醴泉县的乾陵。
以李承乾这个皇帝为首的大唐朝廷,早已提前等在了那里。
......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此时的乾陵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人烟罕至的荒山野岭。
因为“学区经济”的关系,眼下的乾陵邑,比绝大多数的府城都还要繁华。
杨师道带领摆放着唐军将士骨灰的车队从醴泉县和乾陵邑中穿过,朝着梁山的方向走去,路边围满了百姓。
这些人说什么的都有,有为王师大捷喝彩的,也有为死难将士落泪的,但杨师道觉得最刺耳的声音,莫过于某些人对他的辱骂。
......
中国人的丧葬方式,在汉代以前,呈现多元化趋势,根据各自的信仰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死后遗体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可是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这些处理尸体的方法都被视为“异端”,最后留下的只有一种,那就是“入土为安”。
千百年来,除了某些极特殊的情况,中国的老百姓都十分注重这一点,某些有条件的人,更是一定要“落叶归根”,葬进老家的祖坟。
早在给这些将士举行火化之前,杨师道就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来非议。
只是他没想到,民意竟然会如此汹涌,以至于竟然有人当街朝他这个宰相扔臭鸡蛋!
如果不是他反应得快,躲了过去,那仆射大人今天可就真要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看着被羽林卫七手八脚拉下去的那个壮硕汉子,杨师道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实在冤得慌。
如果不是皇帝让他一定要将有功将士的骨灰带回长安,他又怎么可能会对这些功臣的遗体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
只是这件事能怪皇帝吗?
显然是不能的。
除非杨师道活腻味了,否则皇帝就绝对不会有错,错的只能是他们这些做事的臣子。
在一片鄙夷和谩骂声中,杨师道就像只斗败了的公鸡一样,有气无力地带领车队来到位于乾陵邑北面的梁山下。
此时的梁山早已洒扫一新,李承乾的御驾正停在乾陵外的广场上,文武百官则分别列在广场两侧。
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缓缓靠近的钦差车队。
大约离广场还有百丈左右的时候,杨师道示意车队停下,他自己则翻身下马,缓步朝着御辇的方向走去......
......
“老臣恭问吾皇陛下圣安。”杨师道来到近前,对站在御辇上的李承乾躬身一拜。
李承乾微微低头,旒珠后的目光隐隐微微地落在杨师道身上,平静道:“朕躬安,杨卿免礼。”
“谢陛下。”杨师道答应一声,不过却并没有起身,而是将手里的天子旌节捧过头顶,恭敬道,“臣奉陛下诏命劳军陇右,今诸事已毕,特向陛下交旨。”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