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想到隋炀帝往事,崔秉的呼吸变的有些粗重,始终半眯着的眼睛头一次睁开,眼中放出几十年来鲜见的光芒,盯着阴鸷老者问道:“尔等何以确信,天子定然会退让?”
“今上继位以来,于外,王师连战连捷,先收辽东,后平突厥,四夷臣服;于内,百工兴旺,百姓安居,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当今天下,无不以为圣上确实生而神圣,受命于天。”
“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尔等就不怕天子震怒吗?”
这些人在担心,或者说害怕什么,崔秉比谁都清楚。
当年文帝、炀帝父子想要打压世家,结果被天下世家联合起来按在地上摩擦。
等到大唐建立,朝廷和世家仅仅维持了十年的蜜月期,先帝太宗文皇帝就又生出了压制世家的心思。
税制改革,摊丁入亩,加重了世家身上的压力。
改革田制,断了世家扩张的重要途径。
力行科举,扩大录取规模,稀释世家豪门在朝堂上的实力。
这些举措虽然没有直接威胁到世家的生存,但却如同镣铐一般,将世家豪门这头怪兽拴了起来。
各大世家对此并非全无怨言,只是一来十六卫大军百战百胜,威压一世;二来天下刚刚走出战火,民心思定,没有再次造反的土壤。
于是,对于朝廷的各项政策,他们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下来。
只是如今皇帝不断抬高武人地位,抢夺文官势力的话语权,这就有些不能忍了。
因为,他们已经退让的太多。
再退下去,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世家豪门从此将失去对朝政的掌握,甚至失去对国策的话语权。
从此以后,天子将真正做到一言而决天下事,一人而定天下法。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
面对这种情形,世家豪门想要发起反击,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求获胜,但最起码,要让天子拿出安抚的姿态,以此保证自己的话语权不被削弱。
他们要让世人知道,这个天下,依旧是由世家望族和李氏共掌!
......
以上种种,崔秉都很清楚。
因为他就是世家,太明白这些世家的思维和想法了。
只是......
崔秉近些年虽然一直宅在安平府崔氏族地,但是对于天下大势却依旧了如指掌。
崔氏遍布天下的情报网络,源源不断将各种消息传回家族。
上至王侯公卿,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在崔氏的监察之下。
甚至于就连皇帝每天吃了什么,晚上宿在哪位妃嫔的宫里,崔秉都能知道一二。
正因为他知道的更多,他才更明白,有些敌人,不是他能对付的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