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崔氏内部的争论,因为崔妍的一番话而落下帷幕。
另一边,李承乾也见到了他倚为臂助的几位重臣。
和先帝喜欢在立政殿召见臣子不同,李承乾几乎从不在皇后的寝宫接见外臣,今天还是几人第一次在清宁殿面圣。
例行见礼之后,几人中官职最高的长孙无忌出列拜道:“未知陛下召臣等入宫有何吩咐?”
李承乾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自己的计划,先对黄安使了个眼色,接着说道:“朕这里有些东西,诸公先看看再说。”
话音未落,黄安便带着几个内侍走上前,将几本厚厚的书稿分发下去。
长孙无忌等人有些疑惑地翻开书册,只看了几眼,便都瞪大了眼睛......
......
李承乾给他们看的是当今天下各大学派的档案。
作为一个穿越者,生活在后世那个资讯爆炸,各种消息满天飞的时代,李承乾当然清楚任由学术界胡乱扩张会有什么后果。
早在缇骑卫刚刚建立的时候,皇帝陛下就已经给他们安排了一个任务——时刻监督各家学说的发展,为各大学派建立档案。
档案的内容包括该学派的思想,山门,以及其主要成员的个人履历。
靠着这些档案,李承乾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天下读书人的思想,一旦某些人走上歪路,朝廷也能有所防备。
因为是私底下的活动,所以朝臣们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长孙无忌等人今天也是首次接触这些档案。
看着书页上记录的点点滴滴,几位老大人年迈的心脏差点跳出胸腔。
他们也知道诸子百家已然复苏,但却没想到,仅仅十年光景,竟然能发展到这个地步。
在缇骑卫的档案里,将天下学派分为儒、道、法、墨、农、杂六个大类,零零总总共四十多个流派。
这些还是至少在一州之地有影响力的大学阀,如果把那些盘踞在府县中的小学派算上,保守估计也得有两百之数。
特么的就连名家这种只会耍嘴皮子的学派,都被人从犄角旮旯里翻出来,行之于世。
可以这么说,如今的天下,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思想最为活跃的一个时期。
时隔近千年,春秋战国那个思想大碰撞、大融合的时代,眼看就要重现人间。
诸子百家,将再次在这片土地上捉对厮杀。
面对这种情形,长孙无忌等人不仅没有丝毫喜悦,反而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想想也能理解,现在已经不是东周末年那个混乱的时代了。
对于大一统的王朝来说,要的不是碰撞,而是稳定。
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仅仅是当权者奴役下层民众的手段,同时也是现实的需求。
只有思想先稳定了,社会才能稳定。
社会稳定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至于独尊的是儒术还是法典,区别并不大。
......
宦海沉浮多年,长孙无忌等人的见识远非一般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