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和李承乾预料的差不多,当缇骑卫按照他的吩咐,将黄老学派和法家私底下的小动作拐弯抹角传达给儒、墨两家后,立刻引起了两家高层的极度重视。
以李建成,孔颖达等人为首的几个儒家分支顿时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黄老派和法家联手有多可怕,没人比他们更清楚。
秦末汉初之际,儒家也号称天下第一,当时的读书人,一半以上都是孔孟门徒。
可那又怎么样?
从汉高祖开始,直到汉武帝初期,朝政始终被黄老派和法家把持,他们连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不是先用计破坏了黄老派和法家的联盟,加之黄老派后继无人,儒家根本就不可能逆袭上位,更遑论说后来的唯我独尊了。
而今虽然朝政还掌握在儒家手里,但只要黄老派和法家重新合作,想要夺回执政权,不敢说轻而易举,也绝对难不到哪儿去。
因为这两个学派的相性实在是太契合了。
和儒家动不动就指手画脚,巴不得事事亲力亲为不同,黄老派政治家最怕麻烦,他们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制定政策或计划交给手下去实施,然后他自己回家喝酒睡觉(曹参)。
换成其他学派来和黄老派合作,八成要把国家玩完,但法家的人脑回路却格外清奇。
作为诸子百家中最大的经世派,法家的特点就是清谈者少而实践者多。
法家的士子,不是在干活,就是在去干活的路上,压根就不需要人跟在后面监督。
黄老派和法家。
一个最怕麻烦,一个最不怕麻烦;一个习惯动嘴,一个习惯动手;一个把握上层建筑,一个掌控经济基础,将国家权力划分的清清楚楚,根本容不得其他人插手。
当这两家再次走到一起,你让其他学派还怎么愉快的玩耍?
此外,法家与黄老派的结盟,还让儒家心里生出一种被背叛的感觉。
想当年两家联手,推翻黄老派对三公九卿职位的垄断,简直可以称得上合作无间。
虽然最后儒家不怎么地道,搞了个“罢黜百家”,把法家也捎带脚踹进坑里。
但是这世间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背叛你根本不需要理由,可如果你背叛了我,那不好意思,不管你有没有理由,老子都要发飙!
于是,就和李承乾想的一样,知道了黄、法联盟的儒家也打起了找更多人合作的心思。
只不过让李承乾没有想到的是,儒家最终并没有选择除黄老派、法家以外实力最“雄厚”的墨家,而是选了一个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注意到的新势力。
当李承乾从缇骑卫那里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太迟了,儒家与对方的合作已成定局。
而原本在李承乾的设想中会和儒家走到一起的墨家,也不甘寂寞,寻了个盟友,和儒家、黄老派、法家打起了擂台。
如此一来,思想学术界的天下便成了三国鼎立之势。
黄老派和法家,儒家和他新的盟友,墨家和他的小伙伴,一如汉末时期的魏蜀吴三国,分别割据一方,磨刀霍霍,静候太极殿之会的到来......(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