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李承乾欣赏荀子学派和商鞅法家,是因为他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知道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但李显今年才十岁出头,毛都没长齐,怎么可能和他有一样的眼界。
除非李显也是穿越众,否则拉拢荀子学派和商鞅法家这件事,就一定是有人在背后出谋划策。
而考虑到李显的身份,李承乾敢肯定,这个人九成九就是他的母亲,贤妃武媚娘,历史上的则天大帝。
想到这里,李承乾目光微微偏移,落向御座右侧,那里是后宫妃嫔和宗室诸王所在的位置。
李承乾的目光转过去的时候,武媚娘同样也在看着御座方向。
二人的目光在空中相会,武媚娘脸上立刻露出一副我见犹怜的哀求之色。
李承乾愣了愣,明白对方是担心自己反对让李显拉拢荀子学派和商鞅法家。
毕竟这二者的潜力都很巨大,一旦发展起来,未必会输给儒、法、黄老、墨这几大巨头。
类似这样的势力,一般皇帝都是交给自己的继承人掌控,其他人根本别想染指。
但李承乾是谁?
在他心里根本就没有嫡庶之分,不管是李彻、李钰两兄弟,还是李阙、李显,甚至再之后的李昆,李远,都是他的儿子。
只要李显能证明自己比其他兄弟都强,李承乾就不介意捧他上位。
至于武媚娘将来会不会像历史上控制中宗、睿宗那样控制李显,李承乾根本就不担心。
他又不打算做皇帝做到死,有他这个“太上皇”在,谁都别想作妖,则天大帝也不行!
因此只是稍稍考虑了一下,李承乾就给武媚娘投去了一个“安心”的眼神,算是默许了李显的选择。
得到皇帝的许可,武媚娘悬着的心也放了回去,微微弯腰行了一礼。
李承乾点头回应,目光重新看向演讲台方向。
......
就在刚才这么会儿工夫,杨师道那边已经将规则和制度都讲完,太极殿之会的第一阶段,明义阶段即将开始。
诸子百家马上就要轮番登场,当着所有人的面,阐述自己学派的理念和诉求。
首先登台的,必然是眼下还算执政党的儒家。
只不过儒家现如今已经分裂,就谁能代表儒家第一个上台这件事,各派吵来吵去,始终谁也不服谁。
最后还是李承乾这个皇帝拍板,才定下由鲁儒代表儒家第一个上台。
李承乾给出的理由也很强大——儒家这个学派都是孔圣人一手创立的,当然是他的直系后人最具代表性。
对于这个理由,大家是不信的。
真要说孔子嫡系,有孔颖达这个孔子第三十一世孙坐镇的新儒,毫无疑问要比鲁儒更有代表性。
可是皇帝却偏偏对新儒视而不见,点名让鲁儒第一个登台,真相显然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
皇帝到底要做什么?
有些人心里隐隐有所猜测,但却不敢告诉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