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未来可期(1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349 字 2022-12-2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和西方那些白皮直到新世纪都还在幻想天堂和上帝不同,中国的先民们自从帝尧命羲和“绝地天通”开始,对鬼神的敬畏就开始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祖先的崇拜。

敬重先祖,是深刻在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天性,一直到大唐,一直到后世,这种性格都时刻影响着华夏民族的一言一行。

墨家选择以此为突破口进行论述,不得不说是个很聪明的决定。

像荀子学派那样,一上来就把所有人得罪干净,风头是出了,可是接下来有多少人愿意听他们论述,又有多少人能公平公正的评价他们的言论是好是坏?

反而是墨家这样不温不火的做法,一下子就获得了大多数人的好感,让他们愿意心平气和地听下去。

......

看了看在场众人的反应,张季伸手将面前的讲义翻过一页,继续说道:“君者,国之仁人也。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天下治矣!”

“子墨子曰‘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所以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是故欲图天下之治,必先一同于天子!”

话音未落,张季就转身朝李承乾大礼参拜:“伏唯圣天子生而神圣,口含天宪,动合阴阳,履责乾坤!”

“伏唯圣天子生而神圣,口含天宪,动合阴阳,履责乾坤!”所有人同时起身拜道。

“诸卿免礼。”

李承乾起身,朝昭陵的方向一拱手,正色道:“先帝曾教朕曰‘天下之治,非帝王一人之功,实百官共相匡辅之故’。”

“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多赖百官勠力,三军用命,诸卿受寡人一拜。”

说着,李承乾微微弯腰,还拜了众人一礼。

“臣等惶恐,不敢当陛下之礼。”众人连忙躬身再拜。

李承乾不置可否,接着说道:“治国之道,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然诸卿不可因此懈怠,当继续实心用命。如此,方不负朕与高祖,先帝之托,不负天下百姓之望。”

“陛下教诲,臣等必时刻铭记于心,不敢或忘。”众人郑重应道。

李承乾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坐回了御座。

张季转身再次看向诸子百家,又将讲义翻了一页:“子墨子曰‘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国有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君主之务,将在众贤,众贤之道,唯以义举,不避亲疏贵贱恩仇!”

“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乡人赞之曰‘可谓公矣’,正应其理......”

张季这番话,如果换在墨子所处的时代,肯定会被人喷到死。

放在秦汉魏晋时期,也要引起轩然大波。

但是放在当下,放在这太极殿上,似乎......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儿......

......

看着诸子百家和王侯公卿一脸淡定的模样,张季有些愣神。

按照他从前人典籍中得来的经验,墨家最为人诟病的地方,一个是“兼爱非攻”,一个就是“举义众贤”。

每当墨家提起这两点的时候,总会迎来各家各派的围攻和当政者的打压。

可今天是怎么了?

诸子百家听到举义众贤的理论,为什么没有一点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