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张季缓了一阵,躬身道:“不敢瞒陛下,时至今日老臣与众同道方才知晓,我墨门学说已不合当世所需,不如诸子百家远矣。”
“子墨子曰‘士虽有学,而行为本’,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老臣想在陛下驾前讨一份恩典,许我墨家士子踏勘天下,追寻大道......”
在今天之前,张季和墨家上下都觉得,只要老老实实跟在皇帝身边,只要能吸引到足够的人才进入墨苑,墨家就能实现复兴。
然而刚刚在太极殿上的经历,让他明白了一点——一个学派能不能兴盛,上位者的支持、人员的多寡固然重要,但是归根结底,最终还是要落到学问上。
墨子的学说已经落伍,虽然靠着扬长避短的方法,将太极殿之会暂时应付过去。
可这终究只是权宜之计,墨家想要重新成为天下显学,必须得像黄老派和法家那样,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出切合当下需求的理论。
换做其他学派,只要有想发展的愿望,放手去做就行了。
但是墨家不一样。
如果墨者们都跑去寻求自己的道,那么墨苑的工作就一定会受到影响。
皇帝对墨苑的工作有多重视,没有人比张季更清楚。
所以,墨家想要治学,必须先得到皇帝的首肯。
......
李承乾之前就已经想到墨家会寻求改变,但他没想到张季的动作会这么快。
对于墨家的选择,李承乾个人并不赞成——至少眼下是不赞成的。
李承乾非常清楚,就现在的社会情况来看,墨家学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墨家从墨子的时代起,屁股就已经坐在了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一边。
劳苦大众是什么?
换在后世,那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拥有改天换地之能的伟大阶层。
但是现在呢?
工匠、农民,不过是些愚夫愚妇,被统治,甚至于是被奴役的对象。
墨家选择和他们站在一起,为他们的利益发声,等于是在和整个天下为敌!
刚刚在太极殿上,张季的发言得到了许多赞誉。
然而一旦墨家思想里那些不河蟹的言论被翻出来,那些一刻钟前还对墨家青眼有加的人,转头就能把墨家喷的一文不值。
墨家老老实实待在墨苑里,李承乾还能用皇帝的身份为他们保驾护航,让他们安心搞发明。
可如果他们走出墨苑,加入争夺天下话语权的行列,那李承乾就不能,也不会再给予他们任何特殊待遇。
新生的墨家,能够独自面对这天下的狂风暴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