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1 / 2)

回到贞观当太子 苍笙 1243 字 2022-12-2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激烈的辩论了三天后,太极殿之会明道和论战两个阶段,最终落了个一地鸡毛。

诸子百家的黑历史,明明白白地摆在了天下人的面前。

这些曾经高高在上,视普通百姓如走狗的所谓“士大夫”,终于褪去了他们那光鲜靓丽的外衣,尝到了“脚踏实地”的滋味。

自此,思想和学术将不再是某些人的禁脔,而是天下人共有的财富。

而这,正是李承乾想要的。

......

第四天一早,也就是从太极殿之会开幕算起的第五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大唐第一届r大,在今天步入最后的尾声。

诸子百家在经历激烈的辩论之后,终于可以暂时休息,品尝到他们期待已久的劳动果实——参政议政。

和诸子百家不同,前两天看吵架看得兴致勃勃的王侯公卿和文武百官们,则都是一副懒洋洋的做派。

李承乾高坐上首,面前的御书案上摆着尚书省呈报上来,可以用于太极殿之会讨论的议题。

议题总共有十七道,不过并不需要全部讨论,之所以提出这么多,只是为了让皇帝有选择的余地。

至于该怎么选,就很值得说道说道了。

大唐并非后世,太极殿之会也不是真正的r大,不可能像对待r大d表那样,给予诸子百家那么大的权力。

就算李承乾肯,文武百官那一关也过不去。

因此,拿到太极殿之会上来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文武百官已经有了大概结论,或者那种形而上,看似重大,实则屁影响都没有的样子货。

这些议题拿出来,就是为了让诸子百家跟在后面鼓掌叫好的。

不过呢,这些弯弯绕,文武百官和李承乾这个皇帝明白就行了。

对外还是要表现的重视一点,至少表面功夫得做足,得让诸子百家觉得,他们确实是在参政议政,确实在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否则,谁特么还继续跟你玩啊。

......

中国文人有本事的不多,脾气大的却不少。

一旦让他们知道自己被当权者骗了,成了权力的牵线木偶,很有可能就此搞一个大唐版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跑去山里当隐士。

这样的话,他们的名声是有了,但朝廷和李承乾这个皇帝的名声可就不那么好听了。

因此,如何制定既能让诸子百家有成就感,又不至于影响朝廷的大政方针,成为了本次太极殿之会最大的难题。

如果让李承乾或者其他什么人来做这件事,八成要悲剧。

但好在现如今的尚书左仆射是杨师道。

杨师道其人,虽然治国能力远不如前任房玄龄,但摆弄文字,偷换概念的能力,却丝毫不在后者之下,甚至犹有过之。

经他拟定的议题,以李承乾的眼界,看了半天也没挑出任何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