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帝的办法可行,那大家纳头便拜就好了。
如果皇帝的办法不可行,那再来慢慢扯皮不迟。
想到这里,众人齐声拜道:“臣等愚昧,不明于人事,伏唯陛下龙意天裁!”
李承乾也不客气,直接说道:“朕闻,昔汉之时,曾有一策名为‘避籍’,凡千石以上官员,不可在故土为官。”
“朕意,依此成例,严禁七品以上官员在所辖之地经商作贾,诸卿以为如何?”
从一开始,李承乾就没打算彻底禁绝官员涉足商业,因为他知道那么做,最终肯定是弊大于利。
大唐不是后世,没有那么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李承乾也不能像雍正那样,搞什么“养廉银子”。
官员们寒窗苦读数十年,才能搏到一个出仕做官的机会,可到手的俸禄,却常常连家人都养活不了。
不让他们捞点外快,难道他逼着他们去贪污不成?
更何况,如今大唐的官员队伍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商人子弟。
人家本来就是经商的,难道因为做了官,就要人家把祖业扔了?
那也太不近人情了。
是以,从一开始,李承乾打击的目标就是官商勾结,盘剥地方,而不是官员经商这种行为本身。
......
听完李承乾的计划,众人也都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虽然这么做,以后捞钱的时候要多费些手脚,收入也会有所降低,但总比一刀切,把财路断了要好。
于是,众人真心诚意地拜道:“陛下仁德无双,皇恩浩荡,臣等感佩之至。”
李承乾早就猜到众人会是这么个反应,淡定道:“既然诸卿没有疑议,此事就此决定。尚书省稍后行文各道州府县,宣明朕意,此事朕就不下诏了......”
自从汉代以来,官员经商都被视为“与民争利”,这件事由尚书省颁布一道行政命令,让大小官吏知道就行,没必要让老百姓也跟着掺和,否则指不定要闹出什么乱子。
杨师道也明白这一点,听到李承乾的话,起身应道:“臣谨奉诏,如命!”
李承乾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吩咐道:“既然如此,中山王和晋王留下,其余诸卿且先回去各自准备吧......”
众人躬身再拜,缓步退出大殿。
等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李治迫不及待地说道:“大兄,千金司一事,是不是再考虑考虑,臣弟恐能力不足,坏了大兄的谋划......”
李承乾无所谓地摆摆手:“千金司之事,朕自有计较,晋王不必担心。”
“朕稍后会下旨将林木调到你手下听用,你只需在一旁替朕看着就成。”
皇帝大兄都这么说了,李治自然也就不再多言。
李承乾目光看向李彻,问道:“彘儿,你接触朝政也有几年了,说说吧,你对如今的朝局有何看法?”
李彻见皇帝老爹要考校自己,顿时打起十二分精神,将自己对朝局的见解事无巨细地说了一遍。
这一说,就直接说了小半个时辰。
李承乾一直静静听着,直到李彻说完,这才点了点头,赞许道:“在你这般年纪,能有此等见识,已经算是不凡了......”
李彻心下一喜,躬身拜道:“谢父皇夸赞。”
李承乾抬手打断他的话,说道:“先别忙着谢,朕这里有一件事要你去办。办好了,朕自有重赏,可若是办砸了,后果你应该清楚......”
李彻整个人颤抖了一下,垂首道:“请父皇吩咐,儿臣必鞠躬尽瘁!”
李承乾不置可否,转头看向李治:“晋王,将你在辽东的遭遇跟彘儿说说吧......”(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