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私心(上)(1 / 2)

回明 无辜的虫子 2785 字 2022-12-09

每个人都有私心,包括多了几百年经验的朱允炆。

另一个时空中几百年后,对于各种形式的社会做出的注释。朱允炆纵然不是历史系的学生,也是了解其中的分层。

通过另一个时空的知识,朱允炆知道,自己现在处于的是封建君主制社会。封建社会之前是奴隶制社会,而封建社会之后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然后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朱允炆还记得,这样的分层是一个叫马克思的人说的。

既然有了分层,那么自己是选择继续封建君主制,还是该改变这个社会,这一点让他十分为难,因为朱允炆不知道自己经过自己改造过的国家到了几百年后会是什么模样,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改变这么大的疆土。

因为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改变历史了,而是改变几千年来固有的文化思想,上升到这个境界,朱允炆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忧虑。

至少最近几年他是忧虑的,因为彷徨导致了自己的日夜难眠,所以患上了类似心脏病的顽症。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只能听着御医们反复说着自己有心疾,至于是什么状况,谁也说不清楚,至于该怎么治疗,说来说去只能强调自己要清心寡欲、安心静养等等。

怎么能安心静养呢,现在历史的车轮正在滚滚向前,由于自己致力于发展商贾,鼓励工业,所以农业暂时退居到次要位置,虽然成立了专门的部司改良稻种等农作物,亩产的增加让国库充足、家家余粮。

但正是这样,削弱了儒家的控制力,使富足的商贾有了政治欲望,现在已经开始寻求自己的代言人,来保障自己的利益。

从小就受到儒家教育的太子成了他们的抛弃对象,而三皇子朱文宇浮出了水面。说一句实话,别人不知道朱允炆的难处,就连想推举三皇子上位的永嘉学派之人也不知道,朱允炆自己却心里清清楚楚。

他何尝希望形成现在的局面,回到大明之后,几乎一天的舒心日子也没有过上,每天都在操心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奏报,还要强忍着猜疑,强忍着好奇,尽量控制自己的不耐烦去公正的对待每一件事情。

朱允炆在朱棣西征之后,就已经感到累了。他很想休息,很想给自己放个假,甚至有时候还想自己退位,作为太上皇逍遥几年。

政治智慧,永远是不能凭借多出的那几百年历史知识所能补充,朱允炆不是天生的政治家,在另一个时空穿越之前,他只是处理几百平方办公室内文书的小职员,穿越之后成为了帝王,这个差距也太大了。而这个差距远远不是比别人了解的历史知识多所能弥补的。这可是几百平方米和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差距。

如果说他控制朱棣顺利推迟靖难,利用朱棣一系作为西征先锋,将国内矛盾转向国外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的话。那么这个成就也是来源于他了解那段历史。

自从朱棣西征之后,朱允炆就有些失去了方向,这种感觉一直持续了很多年。他看着大明一天一天的强大,国库一天比一天的充足,而灾害也在逐年减少着。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

但过了四十岁以后,在选择继承人的事情上卡了壳。如今最轻松的办法无疑是传位于太子,那样的话他几乎可以不操心,只要保持着长子的威严和优势就行了。

这样的好处是很大的,无论几百年后大明变成什么模样,自己都可以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列,成就了一段时期的建文盛世,自己凭借空前的疆土和汉人的身份,也可以被后人称为建文大帝。

这个称呼远远比另一个时空所谓通古斯的康熙大帝、乾隆大帝来的名正言顺。但这些是自己内心深处想要的吗?朱允炆经常的这样问自己。

如果传位于太子朱文奎,那么大明无疑就会陷入了一个循环,每一个历史上的盛世就代表着开始衰落,自己所创造出的条件太好了,稳固的海疆、西方的不断扩张、内阁制度的不断完善、皇事院的日益壮大和司法部的建立。还有就是农业的稳定增收是一个国家和平的保证。

一代不如一代,这正是朱允炆所担心的。

从内厂反馈回来的消息,都显示着儒家的分裂和复古儒学的筹谋复辟。这是一个不好的消息,在朱允炆得到内厂奏报的同时,身为内厂创始人之一的杨杰同样也得到了消息,永嘉学派不甘心已经到手的果实受到威胁,当然也筹谋着开始反击。

当然这一切也隐瞒不住以解缙为首的二皇子朱文清一系,看到了三皇子一系开始动作,早有皇孙诞下的二皇子一系也沉不住气,也参与了进来……。

想起这一切,朱允炆的头又开始剧烈的疼痛起来,皇帝果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好的,本来抑制了藩王发展,避免了藩镇之乱,又模仿另一个时空的军区制度创造了军镇制度,把军权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各军镇的总督,内阁和参谋部只有提名权,任命由皇帝亲自签署,各种条件都注定了总督对于皇帝的效忠,而调遣军队的虎符也有皇帝亲自掌管,这使朱允炆有种另一个时空中美国总统保管核弹发射箱的感觉。

也难怪美国那个联邦制的国家很少发生暴乱,毕竟主动权在政府手中啊。

本来军权在握,朱允炆想放任一下大臣们去自主处理一些事情,所以把很多权限都下放了。

主政伊始。朱允炆贯彻总的精神是“改严为宽”。特别是启用方孝孺等一些大儒作为首届内阁成员,不仅大明由宽仁的朱允炆自己当政,而且在他的身边多了一些儒家理想的忠实信徒,朱允炆利用儒家的仁政思想,缓和所谓靖难之后的所产生的民怨。

不可否认的是,儒家有的思想虽然迂腐,但对于安定民心方面的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以仁义礼乐治国的理念上的一致和默契,促使了朱允炆在制定的“宽猛之宜”政治理想目标以后,在方孝孺的“君职论”和“民本仁政论”等思想指导下,营造起一个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创造出一个比较宽松的政治氛围,初步确立新型的君臣关系。

为了让这个氛围达到最佳,朱允炆改变了朱元璋万机皆亲断的做法,将许多国家政务委派给几个他所倚重的大臣,让他们自行商议处理,放手给臣下做事,尊重他们的地位。而作为皇帝,只是规范他们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