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月圆(1 / 2)

回唐 召白 2063 字 2022-12-2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回唐 ”查找最新章节!

中秋之夜的洛阳依照惯例取消了宵禁。在洛水之上诸多画舫巡游,两岸流光溢彩,彩灯明烛,灯火辉煌。热闹和狂欢会持续一整夜,第二天早上才会看到从画舫上或者是各个里坊出来很多睡眼懵忪的人。有些是宿醉的游客,有些彻夜不归,却是留宿在了青楼妓馆里了。晚上最热闹的去处依旧是天津桥头、洛水河畔、南北坊市和立德坊、承福坊等几个歌姬所在的场所。

洛阳各处大街之上同样灯火如织,流动的摊贩,舞动的雄狮和火龙在各坊之间穿梭。有的火龙长达二十三节,舞狮竟然有多达十二个人表演。街上是拥挤的人群,往来穿梭,喧哗热闹。夜市人马杂沓,酒楼之上、丝竹管弦乐声不断。

洛水之上,画舫依河巡游、灯火溢彩,河水之中被人放了万盏小红灯,灿若星河,十分壮观。有人联袂踏歌,沿游彻晓。

很多诗会、酒宴也在各处进行,成名的或者是自负才华的读书人都去了各种诗会,以期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自然有好事者会在随后的几天中品评从洛阳各处传出来的诗词,洛阳城中流传了哪些新诗,又出了哪些才子,这都是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大约算是那些所谓的才子佳人们展示自己的舞台。这时候的大唐赏月、玩月很是盛行,自然也是少不了有关中秋圆月的诗作流传。

显贵和豪门,在自家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清雅,至晓不绝。普通人家同样有着自己的中秋佳夜。

李清也被很多人邀请过,但都一一拒绝掉了。在李清心里,八月十五团圆之夜,自然还是要跟家人待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才是正理。更何况,中秋过后李清就要返回王屋山,不知几何才能下山,跟家中老太太等人待在一起的时间以后会越来越少。

虽说李清作为后世之人,对李家众人并没有太多亲热的关系。然而自从穿越过来以后,能够幸运的有着这样一个身份,家人百般疼爱,在李清心中还是有着莫名的感动的。至少在李清心里,眼前的这些人是这盛世的洛阳中自己最为亲近的人了。

偌大的院落中间的小小凉亭之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今夜圆月高挂,众人边吃月饼边赏月,说到月饼,倒是让李清差点闹了个笑话了。

早晨老太太吩咐仆人准备晚上的月饼的时候说道是胡饼,坐在一旁的李清问道:

“中秋之夜不是照俗要吃月饼的吗?”

随后便醒悟过来这时候唐朝的月饼还是胡饼,并没有月饼之说。

老太太没有听挺清楚,迷惑的问:

“清儿刚才说什么?”

“哦。没什么。中秋赏月,我们吃的胡饼也是圆的,好似圆月,何不就叫做月饼。”

老太太愣了下,然后笑了:

“还是我孙儿聪明,之前倒是没有人这样叫过。现在想想叫做月饼比胡饼好听多了。巧儿,今晚我们就听清儿的,把晚上要吃的胡饼改称月饼。”

在边上服侍的巧儿笑着答了。到晚间的时候家中众人也都改口称作月饼。这在李清看来确实算是老太太的宠爱了。其他人大约也是存了好玩的心思,然而月饼确实要比胡饼好听,也不知道会不会把月饼的叫法流传开来。

凉亭下的案几上摆放着切成莲花形状的西瓜,还有葡萄、苹果、仙桃、石榴等瓜果。除了这些便是准备好的月饼了。月饼上面模印着游月图、奔月图、以及福寿字样等等,众人边吃月饼边赏月,聊天之时也就说到了很多关于月亮的故事。

老太太对坐在旁边的李清说道:

“清儿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

“知道。当年李将军大胜匈奴凯旋的时候正好是八月十五,有经商的吐鲁番人献胡饼给高祖皇帝祝捷,高祖皇帝指着月亮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才有了这中秋节。”

听老太太的口气还是像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老太太听了李清的回答大笑,又道:

“来,奶奶再给你讲一个有关月亮的故事。话说在之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后来有个叫做羿的英雄,他有一个妻子嫦娥,……”

李清在一边暗中微汗,这是要给自己讲嫦娥奔月的故事么?老太太在那里认真的讲,李清就在一旁仔细的听,扮演着一个合格的小孩子。

“后来啊,那嫦娥就飞到月亮上面去了,人们为了寄托对嫦娥的相思,每到八月十五就祭月。你看,上面还有嫦娥所住的宫殿呢,旁边是桂树和玉兔。”

李清心里好笑道,这不应该是自己讲给古人听的神话故事么,看来以后这种神话常识还是少说的好,免得有前人讲过,闹出笑话来。

“听说当今圣上还去过月宫呢。上面是‘广寒宫’,圣上都看到嫦娥和仙女们在奏乐起舞,回来后,圣上就作了《霓裳羽衣曲》。要不为什么现在都流行这支歌舞呢,听说是仙曲。”

在旁边服侍的丫鬟们笑着跟李清说道。这算是一个流言了,但是人们总想着神话某些事情,虽说涉及到当今圣上,但大抵还是不会有人去追究这些。

李仁济坐在边上,一晚上跟老太太聊些家常,偶尔会提上两句生意的事情,但大多时还是说起家中李瑞、李清这些孩子们的情况。

李仁济在边上看着李清,笑着说道:

“正好中秋节,家里人都在,要不二郎做首诗吧,某还从来没有见过你作诗呢。”

这倒是实情,李清之前流传的两首诗作写出来时李仁济都没有在场。凉亭中诸人都拍手称好,丫鬟仆人们也都笑着起哄。

李清这时候算是盛名在外了,因为家里人平日里都能碰见,倒是没有把李清作为名人看待。这时候见李仁济提议让李清写首诗,都欢心期待。

“好啊。作什么样的诗呢?”

“就以中秋为题好了。”

老太太及众人看着李清,心中大约想着李清应该会思考一会儿,毕竟古今以来能七步成诗的只有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