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摆了下手:
“虽然是道门经书,但也不能让贞店主做赔本的生意,这些钱财我还是能够拿得出来的。”
随后贞焕说了印制的大致花费,倒是比李清预料的要少一些。
接下来,李清还是在贞焕的带领下去了后院观看了雕版印刷的整个过程。因为文渊斋还是主要经营文房四宝生意,所以印刷的规模并不大。后院里面有十余位负责雕版的老伙计,除此之外是数十负责付印等其它事宜的仆人。
整个后院并不太忙碌。进进出出的这些人身上有一股颓废懒散的气息在,甚至于就连贞焕本人也没有什么激情在里面。
从后院出来,李清看着前面店铺之中稀稀拉拉进店的人,扭头问道:
“贞店主最近生意清淡不成?”
“唉。”
贞焕叹了口气,摇头说道,
“不瞒郎君,最近小店生意确实清淡的很。文渊斋从家父开办以来几近二十余年,生意一直兴隆,没想到在我手中竟然要败落下去了。”
“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本店卖的笔墨纸砚均是上品,远比东市其他店铺的品质要好,所以价格贵些。谁知道过来买这些的人还是嫌贵,一年下来也卖不出去多少,幸好还有印制书籍一项,勉强能混个温饱。如果实在不行的话,也只好把本店转让,到时候回归老家了。”
贞焕叹息道。
其实这倒是好理解。文渊斋的东西应该说走的是高端路线,不过长安城中那些文人书生,平日里手头并不宽裕,即便是买文房四宝也不会挑选这些贵重的购买。而能够用的起这么贵的笔墨纸砚的人往往有其他的途径购买这些东西,真正过来东市挑选的还是少数。
文渊斋以前生意兴隆,估计应该是贞焕的父亲人脉广阔,有固定的销路。而到了贞焕手上,这些关系已经失去,而又不能重新拓开新的路径,于是生意变得越来越差。
李清点点头,没有说话,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整个店铺。
就在李清开始协助李含光整理道家典籍之时,看到官府的邸报,李清就有了买一家印书坊的打算,而印刷报纸就是李清的一个计划。
舆论的作用在李清这位后世之人的心中自然清楚,这次道家想要传扬自己的教义、信仰,同样需要舆论的支持。
其实在李清心中有着更为详细的计划在。
这间文渊斋在东市里面应该算是比较大的店铺,雕版印刷的技术和工艺相对也比较完整,当然,李清自己也可以根据后世的经验对这些进行改进。
如果店家有意出售的话,把这件店铺给买下来倒也可以。
李清心中盘算着,这件店铺买下来估计也需要数千贯的钱财,而这些钱看来还是要从家里出了。
李清自从到长安以来,一直住在李瑞那里,吃穿用度花费的都是家中的钱。虽然现在已经是侯爵,有了自己的俸禄,所谓的食邑却是虚封,所有的进项尽在俸禄一项,倒是并不太多。
看来自己还不算是合格的穿越众,李清心中暗笑,以后还是要想着办法挣钱啊,穿越众也不容易的。
“小郎君?仙长?……”
贞焕看到李清在打量店铺,试探着打着招呼。
“哦。”
李清回头看向贞焕,笑着说道:
“印制经书的事情就拜托贞店主了。”
李清随后让昆仑留下一百贯钱,说是请贞焕先把最初的一卷印制出来看看效果,这些钱也算是预付的定金。后续的花费全部由李清负责了。
出了文渊斋,李清并昆仑回侯府的路上,昆仑问道:
“我听宗圣观的人说,他们也有印经书的作坊,小郎君为什么不把这些交给宗圣观的人去印?”
李清笑了笑。
位于长安的宗圣观的确有自己的印书坊,每年也会印刷道家的典籍。这次对于道藏的整理和梳理,所形成的新的经义还是由宗圣观负责印制。
前些日,李含光和诸位宗师关于阐述道家起源和信仰的经书就已经交给了宗圣观,而这次的手稿却是李清提议由外面的印书坊承印。
这部手稿本来就是要在市面上流传的,李清希望民间的这些印书坊能够参与进去,若是有利可图,这些印书坊定然会大量印刷,这样也算是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
李清笑着说道:
“交给宗圣观不知道又会到什么时候才能印好,还是我们自己来做比较好。”
李清望着昆仑,突然想到什么,笑着问道:
“昆仑,你说,本郎君应该怎样才能有钱呢?”
“啊!”(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