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回唐 ”查找最新章节!
刘晏和王和之等人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呢,就听见有人大声说道:
“圣上,臣以为刘晏为传胪不妥。”
殿中众人循声看去,出列说话的是杨钊。刘晏看过去,心中暗恨,不过并不敢在大殿之上表现出来,王和之也皱了下眉头。其余考生有看向杨钊的,也有看向刘晏的,不知道杨钊为什么为难刘晏这个新晋的传胪。
这些考生不明白,站在殿中的文武百官却是清楚的。虽然杨钊和刘晏没有什么利害关系,但是杨家和保荐刘晏的李清关系并不好,殿中百官都幸灾乐祸地看着杨钊和李清这两个深受李隆基宠信的人,默不作声地观望两人怎么争斗。
李林甫回头看了一眼杨钊,皱了下眉头,随后脸上浮现出一副坐山观虎斗的神情,而站在一旁的礼部侍郎达奚珣心中大惊,殿试已经结束,圣上也点了状元,只要下了殿,公布了殿试的名单,今年的春闱就算正式结束了,达奚珣正庆幸自己没有出现纰漏呢,谁知道被杨钊横插一杠。
李隆基看着殿中杨钊,心中略微不喜。早朝已经持续很长时间,对于年过六十、整日很杨贵妃厮混的李隆基来说早就疲惫了,没想到退朝前例行问了一句,杨钊竟然站了出来。
刚才的确是询问了诸位大臣有什么意见,李隆基对杨钊的谏言也不能漠视不理,当下强忍着疲惫,问道:
“杨爱卿有何异议?”
“刘晏的这篇《财税赋》中妄言朝廷财税得失,而且只是空谈,并不切合朝廷实际。这篇赋文采也不及后面其他人的文章,以他为二甲第一,如何让其他诸生和天下的学子信服。”
杨钊说道。
因为杨钊善于奉承,在财政方面的能力也不错,又因为杨贵妃的关系,李隆基对其颇多宠信,这时候见杨钊对刘晏的这篇有关财税的剔除异议,也觉得有些道理,于是问李林甫道:
“李相以为如何?”
本来不关自己的事,李林甫一直在旁冷观,见李隆基询问,上前说道:
“杨员外郎说的有道理,不过刘晏的这篇《财税赋》也算言之有物。具体该怎么定刘晏的名次,还请圣上定夺。”
李林甫这句话说的两面都不得罪。依李林甫现在的权势和地位,并不惧怕李清和杨钊这两个李隆基宠信的人。
杨钊是什么样的人,李林甫自然清楚,虽然这几年杨钊在李林甫面前言听计从,但是这种小人李林甫也不愿跟其有太多瓜葛。而对于李清,李林甫也找不到跟其敌对的理由,所以索性把这件事再次推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又看了一下龙案上的《财税赋》,说道:
“春闱中的策问本来就是考诸位学子对朝廷时事的看法,这篇《财税赋》虽有不少不足,但也不算妄议朝政。”
杨钊见李隆基这样讲,分明是对自己刚才的话不以为然,心中暗急,忙又说道:
“议论朝政之事,刘晏是有前科的。况且由其负责的《长安时报》擅自刊登省试的考题,泄漏朝廷机密,依律是要问其罪责。”
李隆基见杨钊说道《长安时报》的问题,笑了笑,看着群臣之中的李清,说道:
“李爱卿,这件事你怎么看?”
虽然因为此前杨喧和杨晓两人的事情,李清跟杨府是有矛盾。但是李清却并没有想着去针对杨钊,没想到杨钊竟然三番两次的跟自己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