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1 / 2)

嫁表叔 夜阑珊珊 1281 字 2022-12-19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天海刚建成的街心公园,只跟‘亮纯’形象店隔了一条马路。

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雪,公园立刻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残雪挂在枝头,湖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快要过年了,公园的路灯下都挂上了红灯笼,红灯笼上面也有一层白色的雪。

雅致中透过一丝喜气洋洋,一副瑞雪兆丰年的景象。

“大姐,饿不饿吃个包子吧。”田小七买了一包包子,来到公园里。

翟巧玲坐在椅子上,嘴里含着笑,看着旁边一家三口人笑着闹着,小女孩大概四五岁,梳着两个可爱的小辫子,骑着一辆二轮的儿童自行车,还不太会骑,爸爸就在旁边帮忙教着。

妈妈拿着东西,站得远远的看着,孩子的惊叫声,笑闹声,还有爸爸的鼓励声。

田小七坐在翟巧玲的身旁,把包子递给了她。

翟巧玲接住了,却没吃,眼神舍不得从那一家幸福的人上挪开。

“小娟小的时候,家还不怎么穷,我跟他爸都有工资,虽然不多,但也够花,她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个小木马,就缠着他爸给她买一个。”

“那个时候买个小木马很贵的,他爸就给她做了一个,全都是木头的,做的可漂亮了,小娟很喜欢,然后大的传给小的。”

“后来,孩子越来越多,家里也越来越穷,厂子里效益不好,小娟的爸爸人老实,洗衣做饭什么都会做,就是不想着赚钱。”

“离婚,我也不好受,三个孩子何去何从?那个时候我每天都忙铺子,忙厂里,生意越来越好,我跟他的感情越来越冷,后来就有流言蜚语传了出来。”

翟巧玲的日子,从苦到甜,田小七是知道的,其实翟巧玲从厂子里出来,做个体户,不是谁都有那个勇气的。

毕竟厂子是铁饭碗,个体户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只不过,这两年,个体户中越来越有钱,产生了很多万元户,大家才对个体户有稍稍的改观。

但是,很多人还是希望自己孩子,要么在农村种地,要么找个正儿八经的工作干干。

对于大多数人,老师,医生,当兵,等职业是最抢手的。

谁家的孩子能考上护校,师范,幼师就算是顶顶有出息了,他们毕业后就能拿到分配指标,去当地的单位上班,不但是铁饭碗,农村户口也变成了城市户口。

要是再有出息点,考上大学,那个时候能考上一所普通的大学,周围街坊邻居,亲戚朋友都是羡慕的,说这家坟头冒了青烟,孩子中了状元。

钱多钱少,他们并不怎么羡慕,有吃有喝就行。

翟巧玲小时候受穷,结了婚受穷,穷怕了,想多赚点钱,大女儿范亚娟很早就不上学了,但是她还是想让她多读点书。

二女儿学习好,已经考上了高中,过完年就要考大学,她每个月都给寄三十块钱,保证孩子吃饱穿好。

小儿子也懂事,马上要上初中,而且孩子的父亲,在去年,已经跟别的女人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