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这裏收藏的农具,基本上都是比较完整的,破损很少。
大家也理解,像顾老这种级别的收藏家,破破烂烂的东西,恐怕也不会收藏。哪怕是农具,也绝对是精品。
这无疑大大弥补了胡杨那座农具博物馆精品的空白,让农具也变得不简单。
这裏头,有一件农具,是大家都不熟悉的,哪怕是任老师这样的老人,也没怎么见过,说不出是什么。
其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背面象瓦,供一人骑坐其腹以枣木或榆木制成,背部用楸木或桐木。
“这是秧马,现在几乎看不到了,大家不认识也不奇怪。它是一种用来插秧、拔秧的工具。”顾老和大家介绍道。
它何时发明,尚无定论,不过,北宋开始已经大量使用。
操作者坐于船背。如插秧,则用右手将船头上放置的秧苗插入田中,然后以双脚使秧马向后逐渐挪动;如拔秧,则用双手将秧苗拔起,捆缚成匝,置于船后仓中,可提高功效及减轻劳动强度。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撰写诗文,热情为之宣传推广,并安排实物进行示范表演。
元代以后,继续不绝,各种式样的秧船,皆从秧马演化而来。
其余的,虽然有些古怪,但大家大致能猜出是干什么用的。
“顾老,等博物馆修建好,还要您老前辈撑撑场面,能否挂个荣誉馆长的职位?”胡杨请求道。
有这位大收藏家撑腰,博物馆以后在宜兴,也会安稳很多。
另外,人家捐赠了这是多件精品农具,有一件甚至价值几百万,当一个终身荣誉馆长,胡杨认为这是应当的。
“不用管事的,那就都可以。”顾老明白胡杨的想法,也不介意,反正就是挂了名而已。
任老师和王老先生顿时很愉快,虽然对方只是挂了名,但作用可大了。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位在宜兴是有点能量的大人物,绑定他,对博物馆有很大的好处。
“有顾前辈的加入,那真是太好了。”任老师开心道。
这些农具,暂时还是保管在这裏,毕竟博物馆还没修建好。这么贵重的物件,也不放心放在外面。
对此,顾老也没有意见,反正屋子空着也是空着。
随后,顾老继续带大家看他的收藏品。实际上,是大家还想继续看,毕竟这种参观的机会可不多。
也是沾了胡哥的光,大家才有机会走进这样的藏宝屋看宝物。平日里,顾老也不会随便带人进来。
因此,大家都特别珍惜,长长见识。
顾老似乎很热衷收藏文房宝物,这裏的文房宝物,足足一千多件,让人叹为观止,恐怕到博物馆去,也不一定能看到这种文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