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元宵节就这么热热闹闹,又冷冷清清的过了。
说热热闹闹,是因为皇上还是按旧例,上城楼与民同乐了,太子殿下也将准备好的节目献上。
不是靡费钱财的歌舞表演,而是遴选了一批京城普通人家的孩童,俱是六岁至十二岁左右,启蒙读书没几年,每人都提着一盏自家手工糊的小花灯,在城楼下摆成一个大圆灯笼模样,请各位贵人点单。
童声朗朗,稚气未脱。
背诵诗文,背诵经书。
当然这个不白点,得给钱。
给的钱就是捐助的义款,给朝廷赈灾。
给钱多的,不时还能随着指挥,变幻出国泰民安,太平如意等等祝福的话语,十分的吉祥喜庆。
不得不说,这个法子好极了。
连成帝看了,都无可指摘。
能让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到御前表演一次,得是他们这一生多大的荣耀?就连他们家中的父母亲戚邻居,都是与有荣焉。
就算实在八竿子打不着,知道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也令所有的京城百姓备受鼓舞。
于是,都不等动员,城楼下的那些百姓们,就主动捐款了。就算不是有钱人,穷人家扔出三五个铜板,不也是他们的一份心意?
而普通百姓都这般出力,那些有钱人家,官宦名门又怎好落后?
人都是有同理心的。
在一个善良友好的氛围里,就连原本小气的人,都愿意大方一回。
眼看着善款装满了一筐又一筐,比预计的多出数倍,还有好多妇人摘下金银钗环掷来,成帝在城楼上深施一礼,谢过全城百姓,又命人将所有钱财,不拘多少,一定要登记清楚,妥当收起,用到实处。
回头还要公诸天下,得让百姓知道这笔钱用到了哪里,帮助了什么人。
随后那些宗室皇亲又献上花灯,捐助善款,就更显得场面热闹了。
可是想想之前还差点错怪了儿子,成帝高兴之余,心里又颇有些不是滋味。
他心中清楚,儿子这么做,也是替他这个父皇收拢民心呢。
别看今儿这事,是太子殿下做的,听说主意还是皇孙殿下出的,灵感来自于金光侯为升平公主某次祝寿。但百姓们多半会记住的,还是今日表演时,站在城楼上的天子。
成帝眼角往旁边一瞟,还能看到与他一同站在城楼上的颜皇后。
却跟皇上隔得远远的,客客气气,相敬如宾,除了在臣民前装装样子,旁的一句话也不多话,一个眼神也没多瞟。
这是皇后还在生气哪。
故此在外人眼中看来的热热闹闹,但在成帝心中,却是冷冷清清,怪没意思的。
唉,也是他自找的。
吵架时说了重话,如今后悔又有什么用?
今儿这种活动,是皇后娘娘必须出席,她才来的。但皇上既然说了在事情未查清前再不见她,那颜皇后就绝不再多看他一眼。
皇上心生悔意,想求和了。
可求和总也得有个借口吧?拿什么事儿过去说一说呢?
发愁了两日,机会来了。
皇孙主动送上来门的。
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帝后失和,虽自家人明白就是件小事,可拖得时间长了,也伤感情不是?
平日里看皇祖父处理政事,还挺英明果决,怎么反倒不会哄皇祖母了呢?
不管多大年纪,什么身份,媳妇都是要哄的。
虽然还没哄到媳妇,但处于热烈追求阶段的皇孙殿下,已经锻炼出铜皮铁骨,自认为很可以给皇祖父支招了。
所以,他就兴冲冲的拎着个风筝过来了。
“……这不是春风正盛么?孙儿想着,皇祖父也去放放风筝,去去晦气,多好的事儿呀。您瞧,这可是特意给您扎的大龙风筝,多威武,多霸气?”
是挺威武霸气。
可臭小子让皇祖父这一把年纪,跑去放风筝?
“朕看你是功课太少,得去醒醒神了!”
“不不不!”皇孙殿下赶紧凑近过去,压低了声音,“孙儿让絮儿姑娘帮忙看过天象了,她姨母教的,说是这两天都刮东南风,咱们去御花园假山上的小方亭那儿去放,这风筝一准儿能落进皇祖母的宫里。”
呃?
落进皇后的宫里?
成帝皱眉想了想,从地形上看,还真是如此。
那,就去试试。
成帝拉下脸,故作一副全是你这熊孩子缠着朕,朕实在没法子的模样,“看你一片孝心可嘉,朕就赏你个脸,出去走走吧。”
于是,爷孙俩就去了。
自然是孙子放,爷爷看。
毕竟,要皇上亲手放风筝,还是太有失体统了。不过指导一下笨手笨脚的皇孙子,还是很可以的。
因此事不好给太多人瞧见,所以来的只有爷孙俩,也没人帮个忙。
于是七歪八扭,费了好大力气,好不容易将风筝放起来之后,虽然随着东南风,果然飘向皇后寝宫方向,可爷孙俩却万万没料到另一件事。
这大龙风筝因为太过威武,太过霸气,个头巨大的它,呼啦啦一下子就飞过头了!
“你快把它收回来,收回来一点!”
“风太大,收不住啊。”
看孙子吃力的抓着风筝绳索,都忙活出了一头的汗,成帝急得忍不住到底出手帮忙了。
祖孙俩好不容易把风筝拽回来一点,却因没配合好,风筝线忽地断了。
嗖地一声,那只大龙风筝就跟脱困的笼中鸟似的,高高飞上天际,嘲笑的看着地上傻了眼的祖孙俩。打了个转就越飞越远,很快成了个小黑点,彻底消失不见。
这下可怎么办?
皇孙殿下傻了眼。
风筝都没了,还怎么上门去?
倒是皇上想想,清咳两声,背着手道,“看这方向,是往皇后宫中去的吧?行了行了,别苦着脸了,都多大的人了,丢个风筝还哭鼻子么?朕帮你去问问就是。”(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