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远这天到孵化园为大众连锁购物股份公司落成剪彩,至此大众购正式落户孵化园。奠基、剪彩,杨志远乐此不疲,也不在于别人怎么看,但按杨志远的惯例,吃饭免了,山珍海味都不及政府食堂里的盒饭有滋有味。李东湖直叹气,说:“杨书记,怎么请你吃一顿饭那么难。这次不能破个例?”杨志远笑,说:“破例?那是不可能的。如此,杨书记岂不真成了‘铲子书记’‘剪子书记’?什么时候,大众购销售额超二十亿了,你告诉我,不用你请,我杨志远请你。”杨志远在回市委的路,给宣传部长打了个电话,让部长从电视台和日报,挑选精兵强将到市委候命。部长笑,说杨书记想通了,准备大力支持会通的宣传事业?让记者如影随形,跟踪报道,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杨志远说等会不知道了?市委书记召见,记者如何敢怠慢,杨志远一回来办公室,电视台的一名女记者,日报的一名男记者已经到了,由部长带着,在秘书处等候。杨志远点头,说:“动作蛮迅速的嘛。”女记者笑嘻嘻:“杨书记召见,机会难得,肯定是跑步前进,岂敢耽搁。”电视台的女记者,需要出镜,自然形象气质都颇佳,是个美女,年前杨志远见过,美女总是占有优势,容易让人记住,该女记者叫林晓培,杨志远有印象,他笑,说:“这一急,忘了给杨书记带一顶财神帽了?”大家善意地笑。日报的记者,杨志远初次打交道,部长介绍:“常乐同志,会通日报社的首席记者。”杨志远点点头,说:“大家坐。”杨志远表情严肃,一看知今日之事非同小可。杨志远此次将会通两家主要媒体的记者召集来,所为何事?是一封群众来信,此封群众来信来自江苏徐州,不是信访,也不是投诉举报。现在的会通信访渠道畅通:群众有问题,可以去接访心,肯定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有官员贪赃枉法的线索,可以直接向市纪委反映,肯定会严肃处理,无需担心官官相护。相对于以前,杨志远收到的群众来信明显减少,有时候好几天都难得见一封。这封来自外地的群众来信,有些特殊,信封简单,写:会通市委:市委书记收。该名群众看来并不知道会通的市委书记是杨志远,此信多半是侥幸之举,写信人对结果可能并不抱有多大的希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该写信人请求会通的市委书记帮忙寻找一个已经逝世六十多年的女兵的资料,弄清女兵的姓名籍贯,看该女兵是不是真是会通人。一个大市的书记肯定事务繁忙,对这种细枝末叶,微不足道之事,岂会放在心,该写信人,肯定把信从邮局一寄,也是知道所求有些奢侈,希望渺茫,不抱多大希望。一般情况下,这种来信根本到不了市委书记的案头,在秘书处会被丢入垃圾之,但这种情况在杨志远这里不会出现,邵武平只负责信件是否安全,只要是真正的群众来信,没有图谋不轨,都得转到杨志远的桌案,重不重要,杨志远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别人一笑视之的信件,杨志远可能会重点对待,这封信是这样,昨天,杨志远读完信,静静地坐在办公室好半天没有说话,这封信看似无足轻重,但杨志远却从这封信来感到一种发乎于心的感动和力量。杨志远觉得自己有必要做些什么,思虑一宿,于是部长和记者坐到了办公室里。部长一听杨志远让自己把会通两大媒体的首席记者找来,竟然是为了寻找一个逝世六十余年的女兵的资料,确认女兵是不是会通人氏,一时诧异万分:“杨书记,这事?”杨志远说:“这看似是一件小事,其实在我看来,这事不小,宣传部门的工作,除了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还有必要从小事去发现人性的真善美,去唤醒人们心的良知和感动。大家先看信。”来信还原了一个尘封了六十余年的故事:1938年春天,一位来自本省会通的18岁女学生,毅然投入抗日洪流,随部队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战斗,这位无名女兵不幸弹负伤。她自知将不久于人世,遂将一本日记、一张照片和两块银元交给房东大嫂,托她寄给自己的父母。但女兵牺牲后,日寇随即占领徐州,房东大嫂逃难回来,发现女兵的地址已经遗失,遗物已无处投递。几十年来,这一遗憾成了房东大嫂的一块心病,她惟一能够表达愧疚的方式是在每年到女兵的坟头烧一把纸。大嫂去世前将女兵的遗物交给自己孙子陈先生,这次给杨志远写信的是房东大嫂的孙子陈先生。陈先生在信说:尊敬的书记同志,我小时候,经常听奶奶提起女兵的故事,没能将女兵的遗物交给她的亲人让我奶奶遗憾终身,愧疚不已。奶奶生前依稀记得寄信地址为会通,这些年来,我给会通的有关部门写过不少的信,但都收效甚微,毕竟此事有如大海捞针,难度不小。这次之所以冒昧地给书记写信,是因为家乡正在搞开发,用不了多久,这里将会被夷为平地,此事迫在眉睫,我希望书记同志能帮帮忙,找到女兵的亲属,将女兵的遗骸迎回家,让女兵魂归故里,也好了却奶奶的遗愿。陈先生随信附有翻拍的女兵照片。黑白的照片,半身照,刘海,圆脸,一双大大的眼睛,明亮如星,透过历史的封尘,静静地注视在座的诸人。大家的心情如杨志远昨天刚读来信的心情一样,有着无法抑制的心碎和感动。部长说:“杨书记,我刚才真有些冒犯先辈,你说,你要我们宣传部门怎么做?”杨志远说:“陈先生在我给写信之前,曾经给会通的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写过信,但都是查无可查。无名无姓,查找起来是有如大海捞针,我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唯有动用媒体的影响力,发动群众,让群众提供线索,才有可能找到女兵的亲人,让女兵在今年的清明节之前回家。”部长点头,说:“明白。”杨志远说:“今天之所以另外将林晓培和常乐两位记者找来,是希望你们以亲历者的角度,跟踪采访报道女兵回家的过程,让全市人民从此事里,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林晓培和常乐表情凝重,说保证完成任务。杨志远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香樟。说自从昨天我看到这封信以后,我一直辗转难眠,我的脑海似乎有一个声音穿越历史的时空在喊:妈妈,我想回家。常乐心里一颤,说:“杨书记,明天的头版头条,用这句话:妈妈,我想回家!”杨志远点头,说:“好。”当晚,会通电视台的头条新闻,不是书记市长出现会议的报道,而是这次特殊的寻人启事。如果说电视台的此条新闻对观众还没有多大的冲击力的话,那么当第二天一早,《会通日报》的头版用一个整版刊登了女兵的照片,素色的。照片的一旁,是杨志远连夜赶写的一首小诗:《妈妈,我想回家》妈妈,徐州的天空下雨了。野地里,到处都是不知名的小花。我好冷,我知道这是我最后一眼看到灿烂的春花。死,我不悔,也不怕,可我怕,我死了,我的灵魂找不到自己的家。妈妈。您忘了我啦?怎么连姓名都不被人记下?妈妈。您不要我啦?为什么?六十多年了,您还不把我接回家。陪伴在我身边的还是这些不知名的小花。妈妈,我想回家。枣子读书 zhaozhi.us
第745章 热泪盈眶(1)(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