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96章《复活的“破”电子琴》</p>
————————</p>
“你听,你父亲弹的好像是……《牧羊曲》?”</p>
“还真是!就是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呀!”</p>
……</p>
据我母亲讲,打从去年以来,家里就时常传出阵阵不太成调的音乐声。论音质不若昂贵的钢琴那般清脆细高,论整体演奏水平也算不上多么专业。嗯……想知道演奏者是谁吗?</p>
当当当当——我的父亲!</p>
父亲和我一样,生平有两大遗憾。我是英语梦和画家梦,父亲则是医学梦与音乐梦。好在我如今每日从事的文字工作也弥补了有关创作的梦想,文字也好绘画也好,只要是创造性的工作我都爱不释手!但对年过半百的父亲而言,他一生从事的石油职业与他的两个遗憾却都挂不上钩。</p>
然而,命运总是如此神奇!不料我在小学时练得半途而废的破电子琴,居然在时隔多年后,于仍然热爱音乐的父亲的那双早已不再灵巧的双手中,铁树开花般地实现了它真正的意义与价值……</p>
我的电子琴是在小学五年级时买的,因为父亲为让我替他实现他在年轻时未曾实现的梦想,就强行让我学自己毫无兴趣与天赋的乐器。所以在报了周末早上的兴趣班后,每周日的上午对我而言无疑是两个小时的煎熬与折磨!得花费大好时间在自己不爱的事物上,还不得不完成练琴的任务。</p>
电子琴老师很严厉!要求我们每天要抽出起码半个小时的时间练习她布置的作业,且每次上课前她还要挨个检查。可惜我在练琴上始终不算好学生,总是拖到周六晚上才急匆匆地亡羊补牢。为了更方便、快速识别音符,我索性在谱子和家里电子琴琴键上都标了“drmfslx”,这样也看得清楚。但某次被老师在检查谱子时,就当众批评了我这种偷懒行为,直接冷着脸来了一句:“以后不许在谱子上标记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