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我打了个电话给母亲,询问父亲在哪一个病房。
来到走廊,我正好看到站在走廊另一边的母亲。
本来身材就偏瘦的母亲,现在更瘦了,她看着我的眼神中充满了忧愁。
我快步走过去:“妈,爸在哪?”
“就在前面那个病房。”母亲指了指,带着我走过去。
走进病房,一股更加浓郁的药水味扑面而来,让我心中的害怕又增添了几分。
我看到了父亲。
他穿着白色的病服躺在床上,一条透明的管子连接着父亲的鼻子,他已经无法进食,只能依靠鼻饲。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个典型的庄稼人形象,皮肤黝黑,身材不高却很壮实。
可我现在看到的父亲,十分消瘦,和之前相比至少瘦了几十斤,他闭着眼睛让我越发地害怕。
“爸。”我走到他跟前,轻轻地喊了一声。
大约过了几秒,父亲才缓缓睁开眼,他看着我有些茫然,又过了好几秒才出声:“你来了?”
“我来了。”
我们两父子四目相对,一时之间陷入沉默。
母爱如水,缠绵而温柔;父爱如山,厚重而严厉。
父子间的感情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修饰,他看着我,我看着他,一切自然就明白。
“爸,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还是那个样,要不让我出院回家养一养吧,大不了人死鸟朝天。”父亲说道。
“在医院里做做化疗和手术,对你的病有帮助,你先住一段时间,钱方面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安慰父亲道。
“家和万事兴,你可别因为我的病跟老婆吵架。”父亲语重心长地叮嘱我。
父亲不愧是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为人做事很通透。
“爸你放心吧,这段时间我赚了点小钱,够花。”我只能这样对父亲说,免得他担心。
其实我哪里赚到什么钱,目前还是负债累累,治病的钱都是卖车才凑齐。
可是我明白一个道理,出门在外的游子,无论生活过得多苦多累,回到家里一定要笑,要风风光光,让老人家们放心。
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亲也没多说什么,点点头。
他似乎困了,眼睛慢慢地合上。
人到老年本来就容易精神疲乏,再加上病痛的折磨,这段时间父亲受太多苦了。
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跟着走出病房。
“妈,有什么事吗?”来到病房外,我压低声音悄悄地问。
“明天就要交钱了,那笔钱凑齐了没?”
“凑够二十万了,妹说她出五万,我打个电话问一下。”
“还好凑够了钱。”母亲勉强松了一口气。
打电话给妹妹,响了老半天才有人接。
接电话的不是妹妹,而是妹夫。
“高辉,听说你们要我们凑五万块钱给爸治病是吗?”我听出来妹夫似乎带着些情绪。
还没等我说话,妹夫又出声了:“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只是普通家庭,每个月要还房贷,还要养孩子,那五万块钱是我们的教育基金,孩子还要上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