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关中乱【4】(1 / 1)

听闻天子出逃,长安城中的百姓也害怕了,他们跟随天子出奔。不过这时正值六月,乃是关中最为炎热的时候,长安城数十万百姓跟随圣驾出逃,衣服财物食物都准备好了,就是没有准备足够的水。结果在炎热的天气下,过半人中暑,近三分之一的长安百姓死于中暑。那个场景当真是一个坎坷啊!在没有多长时间,长安城的白绫价格一路飙升,为什么?皆因长安城几乎家家户户都戴孝啊!整个长安城都陷入一片白茫茫的海洋中。那冲天的悲哀几乎即使是懵懵懂懂的小孩也感受到。言归正传,再说唐昭宗游猎骊山,但李茂贞却没有打算就这么算了,他也发起狠来。心道:反正得罪一次也是得罪,我将你李晔(ye)得罪到底!立刻派出大将符道昭带兵追唐昭宗李晔。唐昭宗本来来到了骊山,休息了半天,虽然热的半死,但到底意味可以松口气了。不想符道昭就追杀到来了。这个时候唐昭宗对于神策军已经失望了,他唯有用哀求的眼神看着陈长风,现在他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陈长风麾下的三百幽州铁骑了。陈长风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唯有挺身而出了,站起来对唐昭宗说道:“陛下,且看,看卢龙之威武!”陈长风有些结巴的说完,立刻带领三百幽州铁骑出发了。符道昭忽然见到对面冲出一队骑兵,不由笑了,他知道哪些神策军的厉害,自然不将他们放在眼中。不过仔细一看,符道昭就不得不打起精神了。对面那支骑兵虽然风尘仆仆,但依旧掩饰不了他们的锐气。符道昭知道这肯定不可能是神策军能够拥有的,他可是知道那帮老爷兵的本领。符道昭一勒马缰,一抬手,牙兵们都勒住马缰,停下来。“对面的是何人统帅?”符道昭高呼问道。陈长风自己有些结巴,自然不可以高声回答了。不过他有亲兵,他的亲兵跃马而出,高声回应道:“卢龙兵在此护驾!尔等叛逆速退,还有陛下宽恕之时!”符道昭一听这么说,立刻想到的是,卢龙李存焕那家伙莫非准备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想到这里,符道昭就越想越感觉有可能,毕竟自己主公这次联合三家进军长安。虽然不能够说集合了关中所有势力,但实际上现在关中的藩镇都反对皇帝。如此一来皇帝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投靠其他人了,摆脱关中势力的威胁。而如果刚好现在李存焕的人怂恿一下皇帝,难保皇帝不会跑到李存焕那里。符道昭不由勃然大怒了,自己吃到嘴里的食物李存焕这家伙居然敢抢!当真是虎口夺食。当然更加重要的是,符道昭认为得罪了也就得罪了,一来李存焕不如李克用、朱温等人势力强大,二来,更加简单,山高皇帝远,更何况李存焕如果进军关中,不说他有没有这个能力,单单这个路途就差不多贯穿整个大唐。除了李克用和朱温这些大藩镇,谁有这个本领?所以符道昭也不打算和陈长风他们废话了,手中骑枪一挥,枪尖指着对面陈长风等人,杀气腾腾的怒喝道:“一个不留!”其实按照陈长风的意思是炫耀一下武力,让李茂贞等人知道,唐昭宗并非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软柿子,还是有几分硬度的。然后和李茂贞等人妥协,这样唐昭宗的曰子也好过一些,毕竟现在这个情况,已经是大势所趋。不过他想不到符道昭居然如此的狠辣,陈长风虽然不知道自己究竟得罪了符道昭那里,但他还是愤恨交加的下令士兵进行反击。………………虽然幽州位于北方,不过七月的气温依旧炎热。不过李存焕的心却更加‘炎热’,经过一个月装修加固,全国,不!有史以来第一家专业军校新鲜出炉了。李存焕亲自执笔,上书‘幽州讲武堂’五个大字,虽然李存焕的字不怎么样,不过却透露着一股大开大合的豪气,同时表示正式毕业可以担任下级军官。不过当时天下人还是重文轻武,特别是对于武举。当时虽然唐朝已经有武举,不过武举出身的武将却不如文举出身,又不如行伍出身的武将。更加重要的是当时文举只要有条件,都会正常举行,但武举却不是,一时间有,一时间中断,时断时续的。让世人出现一种武举可有可无的感觉,导致武举人的地位非常尴尬而低下。所以李存焕并没有准备大规模的在平民中招生,而是以包吃包住,外加补贴少量金钱的形式,才从贫民中招募了十五名年纪十一岁到十三岁的少年。而李存焕再另外从军队中抽调一百名年纪十六以上,二十以下的军官。再在驻扎在幽州的军队中下令,每一千名士兵,由兵马使推荐一名士兵进入幽州讲武堂。如此一来幽州讲武堂人数就达到近一百五十人。李存焕将所有人分成五个班,每个班约莫三十人。分为骑兵科一班,步兵科三班,辎重科一班。李存焕自任祭酒(校长),李存孝担任副祭酒兼骑兵科博士(相当于高级教师)、武科博士,段子尧担任司业(训导处主任)兼步兵科,冯道担任文科博士,安休休担任骑兵科博士等等。另外还有从民间重金招聘的十名士子作为助教(低级教师兼秘书)。按照李存焕的制定,士兵每天出艹一个时辰,上课三个时辰。同时晚上还有一个时辰的自习。晚上睡觉的时候更是不定期进行模拟夜袭,确保学员能够在五分钟内武装自己,并在艹场上排列整齐。不过他们刚刚进来,按照李存焕的计划,他们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速成学习计划。皆因这些人基本都是文盲,至少在李存焕眼中都是文盲,很多人除了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能够认识超过一百个字的人,李存焕一只手就足够数过来。而且这还是李存焕精挑细选的情况下,李存焕不敢保证如果自己在民间大规模招生,不知道出现多少个连最简单的一字都不会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