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不是在异乡,徐健爸妈肯定不会这么频繁的来苏琳这裏。甚至会有意与苏琳疏远,毕竟很清楚目前的情况,多联系未必是好事。
现在两位老人身处异乡虽然已有几年时间,但似乎还是无法真正融入这边的生活。如果不是因为孙子,可能早就无法忍受这种生活状态。
爸爸更是多次说,等孙子大了,能自己独自上学后,我俩就回小镇。妈妈当然附和,但也笑着说,到时可能还是离不开,从小就是我俩带他,真要不在一起,肯定受不了。
现在苏琳突然回来,还多了个女儿,而且住得这么近。两人带孙子经常过来,一方面是不觉得闷,另一方面也让两个孩子有个伴,能一起玩闹。
当然,还有一点原因,心裏隐隐觉得彤彤也许与自己儿子有关系。而且相处次数多了,对彤彤的感情也慢慢深起来。
苏琳延续当初的称呼,继续喊爸妈,让彤彤也是随扬扬喊爷爷奶奶。其实苏琳让女儿喊他俩爷爷奶奶,就算没有任何关系,也很正常。
但在徐健爸妈听来,却不免渐渐产生其它感情。
另外,曾经多年的感情还存在,对苏琳目前的情况也有一些同情,觉得她一个人带个女儿生活不容易。每天忙到那么晚,因为女儿在身边,想好好睡觉都难。
这些原因,让他俩已经养成习惯,每天早晨吃完饭就会带着孙子散步过来。
他们过来,彤彤每次跑上前抓住的不是别人,是扬扬。她似乎喜欢黏着这个小哥哥身边,他跑到哪,她就跟到哪。他干什么,她也跟着干什么。
到傍晚,苏琳要去夜市时,一起下来,两人带孙子回家。虽然好几次也想跟着去夜市看看,最终都没去。
他俩知道现在的儿媳几乎都是正常下班,不希望她有什么误会。
苏琳是在家吃完晚饭再去夜市。做饭时都是准备了弟弟与胡晓莹的饭菜。有时胡晓莹一个人回家,有时苏超与胡晓莹一起回家。回来后稍微热一下,吃完再溜达去夜市。
苏超买房的事,潘伟说了,随时需要钱随时来拿。但苏超没有急着买。一方面是知道买房不能着急,需要考虑的方面比较多。另一方面是知道姐姐目前的情况,需要自己与胡晓莹住在一起帮着照顾,一旦搬出去,她与彤彤的生活状态就会很乱。
胡晓莹当然无所谓,她觉得住在一起还热闹点,另外也体谅苏超,不希望经济压力过大,造成心理负担。
只是房产转让的事没有告诉双方老人,特别是胡晓莹的爸妈。怕他们知道后有想法。所以这件事连徐健爸妈与张媛媛都不清楚。
张媛媛仅仅只是知道苏琳户口迁走了,至于怎么迁走的,她完全不关心。
苏超与胡晓莹下班吃完饭,下楼在小区外散散步。看时间差不多就往夜市走。
“姐来了后也有好处。”胡晓莹笑着说,“可以强迫自己每天出来走走,对身体有好处。要不会变得很懒,回到家就不想出门。特别是你不在家的时候。”
“我就担心你觉得嫁给我受委屈,现在怀孕了还要帮着照顾彤彤。”苏超说,“而且现在又没有了房。”
“怎么会?”胡晓莹笑着看他,“我觉得生活主要不是物质,关键是身边有没有亲情。现在表哥、姑姑姑父还有姐都在身边,而且他们对我都很好,没有那种流落异乡的感觉。何况现在条件本身就不算差,比起那些刚来打拼的人要强出太多。这就足够了。”
“晓莹,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工作,让你生活的稳定幸福。”
“真是的,又不是小年轻刚搞对象,拿这些话来哄对方开心。”胡晓莹笑起来,“我俩从认识到现在已经四年多,也算老夫老妻,用得着说这种话?”
苏超没开口,轻轻把她搂过来,慢慢往夜市走。
两人抱彤彤要走时,苏琳说,“晓莹,你晚上要是有时间,帮忙洗几件彤彤的衣服,白天来不及洗。”
“好的,反正有洗衣机,又不用自己动手。”胡晓莹说。
“对了,不嫌麻烦的话,要不把我换下来的也顺便洗了吧。”苏琳笑了笑,“在床上。”又说,“我不知道兜里有没有东西,洗前帮我看看。”
回到家,苏超在客厅逗彤彤玩,胡晓莹进房间拿要洗的衣服。
手上拿着这些衣服,走到客厅,笑着说,“姐来后,都是帮我们洗衣服,还是第一次帮姐洗。”
“记得掏掏兜,万一有东西,别一起洗掉了。”苏超说。
胡晓莹答应一声,就去阳台。因为洗衣机放在阳台。
不一会,阳台传来胡晓莹的声音,“苏超,快过来。”
苏超跑过去,彤彤也跟着后面跑。
胡晓莹递给苏超一张纸,“你看,这是彤彤的出生证明。”
苏超自从上次翻过一次姐姐的东西后,再也没翻过。一直想找的出生证明,居然在姐姐换下来的衣服里,难怪当时没翻到。
藉着阳台灯光一看,苏超整个人愣住。好一会才对胡晓莹说,“你就当没看见,别对任何人说。”然后拿着它回客厅。
彤彤跟着他又跑回客厅,站在他旁边奶声奶气的说,“舅舅,抱。”
苏超蹲下来,“彤彤,舅舅要出去有事,你去阳台找舅妈玩。”再对阳台的胡晓莹说,“我出去一趟,一会就回来。”
拿着出生证明,一边下楼一边给徐健打电话。
徐健在小区门口见到他,接过他递来的出生证明,刚看一眼就呆住。他所看的只有两个地方,一是出生时间,一是父亲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