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怀疑,但从来都没有认定,在没有足够依据的前提下,我从不过早下结论。”杜若兰没想到罗炎麟和陆小棠他们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可是这家伙居然默不作声,不知在搞什么名堂。“你现在来找我,那就是说你的‘画像’终于完善好了?”杜若兰问。“恰好相反,我根本做不到。”“为什么?”“我分析了每一起案子的犯罪时间、犯罪地点和犯罪细节,画了四副罪犯肖像,结果我发现至少有两副肖像没办法整合到一起。杀害潘毓婷时,凶手行动谨慎迅速,速战速决,但是刀法有些凌乱,我了解过慕容雨川,凶手刺了女孩23刀,刀口深浅不一,疯狂之中透着紧张。等到隔天杀害温静华时,凶手就表现的异常耐心,但是又有些粗心大意,结果把重要的物证留在了案发现场。第三起和第四起案子堪称完美,凶手开始表现出自信和稳健……”“这个问题不难解释,”杜若兰打断说,“凶手杀害潘毓婷选择了比较冒险的时间,所以行动难免匆忙,刀伤凌乱在所难免。而杀温静华的时候时间充足,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凶手作案就从容多了。至于,凶手之后表现出来的马虎大意,其实是他故意留下的破绽,因为他算准了我们就算找到了那些证据也拿他没有办法。”“所以矛盾点就出来了。第一起案子,凶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严谨小心,而到了第二起案子,凶手就显得散漫,而且体现出了强烈的控制欲和娱乐心理。一个凶手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一天的时间就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而到了新近的两起作案,凶手又恢复了谨慎的态度和强烈的控制欲。”杜若兰没想到罗炎麟的分析视角如此刁钻,如果按照教科书的犯罪心理画像方式来勾勒凶手,肯定会关注最明显的特征,比如说刻意留在案发现场的布娃娃和剜去被害人眼珠的行为等等。假如罗炎麟真的照本宣科,杜若兰肯定瞧不起他,不过现在看来,这家伙不仅仅会装神弄鬼。杜若兰不禁问:“那你的看法是……”“所以我推测凶手至少是两个人。他们在刻意模仿当年的8.15连环杀人案,但在作案细节上还是体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杜若兰心中本来就有一个疑问。她怀疑郝亮是杀害温静华的凶手,可是郝亮又不具备杀害韩雯的条件,而且随后自己也遇害了,唯一一个连环凶手的假设实在说不通。这个矛盾一直在困扰她,直到这时才因为罗炎麟的一番话豁然开朗。“你觉得郝亮是不是其中一个凶手呢?”她忍不住求证,想知道罗炎麟怎么看。“他有可能。但现在还没有十足的把握,陆小棠他们现在正在医院等消息呢,如果郝亮能认罪,那咱们就省下不少事情。”“不那么简单吧。连你都承认凶手后两起案子做的堪称完美,他既然不杀郝亮,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不会暴露自己才敢留他一条命的。”杜若兰对陆小棠始终憋着一股劲儿,老实说,她不太希望最先破案的是陆小棠,哪怕是罗炎麟她心里也好受一点儿,尽管她也不太喜欢罗炎麟,不过这家伙长得还算人模狗样,在杜若兰心里的排名上给自己加了可怜的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