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监军(2 / 2)

借天改明 叫天 1408 字 7个月前

传旨宦官端坐马上,尖声道:“有上谕,给兵部尚书兼中极殿大学士孙承宗。”然后催马前行。

小旗听了,又见后面跟着是厂衞,不敢阻拦,一边引导上差前往中军帐,一边派人火速飞报给孙承宗。

锺进衞进了中军帐,感叹这裏面真是大,把这个帐篷搭起来,估计得费不少时间吧。

很快,孙承宗就出现在众人眼前,于是,传旨宦官按部就班的传旨,把崇祯皇帝的意思传达给了孙承宗后,就拍拍屁股回去了。

孙承宗心裏嘀咕:这事情老夫都头疼死了,拿那些兵痞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一个毛头小伙,从未有从军经历,能有什么本事来出谋划策。

不过,一则孙承宗也是会做人的人,二则崇祯皇帝对中兴伯非常重视,是圣上面前的红人,三则中兴伯于自己有推荐之恩,所以心裏虽然有点轻视锺进衞,但言行上都没有表露出来。

“中兴伯过来辛苦了,可曾用餐?”

“啊,孙大人说得是,我早餐都没吃呢,就被皇上给抓去,饿死我了。”总算有人记得问自己有没有吃饭了,锺进衞感激的回答道。

孙承宗一愣,自己只是一句例行的客套话,没想还真问出个没吃饭的,这回答还这么有特色,言语里透着埋怨圣上的意思,也只有中兴伯能这么说了,其他人谁敢。

当下,孙承宗赶紧安排锺进衞吃饭。顾百川和王鹏这次倒是吃过饭的,不用陪着锺进衞再用餐了。

虽然军中饭菜简陋,但锺进衞还是吃的满意,拍拍肚皮道:“总算解决了。”

孙承宗见锺进衞吃完了,就请他到大帐议事,锺进衞也很奇怪,怎么以孙承宗这么有名的牛人,都还搞不定裁兵,到底是个什么难题?正好可以问一问。

刚一坐定,锺进衞就迫不及待的抛出了自己的问题:“孙大人,裁兵不好裁么?”

孙承宗是见识过多次锺进衞在圣上面前的言行,所以对他直接了当的问自己这个问题,虽然有点质问的意思,但也不见怪,更何况中兴伯还是圣上特意为此事派来的监军。

“老夫有负皇上的重托,甚感不安,所幸皇上派中兴伯过来帮老夫出谋划策,当能尽快了解此事。”

不是说孙老头是个耿直的人吗,怎么也这么会拍马屁了?锺进衞有点惊奇刚才听到的话。其实他只要稍微一想就知道了,古代宦海沉浮的人,怎么可能是一根筋的呢。

到底是什么困难都不知道,锺进衞自然不敢夸海口,连连谦虚,然后再问道:“孙大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裁兵推行不动?”

孙承宗习惯的用手捋了捋额下长须,然后道:“正好老夫要召集众将前来参拜监军,老夫会当面问他们汰兵情况,中兴伯一听就明白了。”

很快,“咚咚咚”的大鼓声音响起。孙承宗在中军帐主帅边上的位置按了把椅子,请锺进衞坐了。然后自己在帅座上坐了等待众将前来参拜。顾百川和王鹏就站锺进衞的后面拱衞着。

锺进衞坐在那里,不禁有点期待,又有点激动。以前最多是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场景,议事的时候,一排一排的将军,威风凛凛的。马上自己就要参与其中,而且还是自己坐这裏,等着那些将军过来参拜。吼吼,很期待啊!

不过,让锺进衞感到意外的是,第一个赶到中军帐的,竟然不是披甲戴盔的武将,而是一个文官。更惊奇的是,这个文官竟然不是斯斯文文的那种,而是一个正当壮年的彪形大汉,但露出来的皮肤却又很白的一个人。

只见这个壮汉文官上前抱拳:“参见本兵。”

孙承宗对他点点头,道:“九台一边少待。”

锺进衞脑门一串问号:九台,谁啊,没听说过明末有这么一号人物啊!

那壮汉文官也奇怪孙承宗身边怎么坐了一个布衣,身后还站着两个东厂番子。这是个什么样的人?难道是东厂的人,那又为何不|穿东厂的服饰呢?

正当两个人在互相打量的时候,其他各路领军将领开始陆陆续续的赶过来了。

每个赶过来的将领都对锺进衞感到很好奇,但也没有多问,站在两侧待命,或者互相窃窃私语。

三通鼓完毕,锺进衞见大帐裏面还没有站满人。不禁心想,怎么这么连绵的军营就只有这么多将军?心裏不禁有点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