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士看起来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 贾放把话放出来,他立即着手,与老邵和姜夫子三人各自分配了任务, 马上开始推进人口统计的工作。
统计主要以户为单位, 登记户主和每户成员的信息。如有孑然一身, 并无父母妻室子女的,也作为一户,被贾放命名为“单身户”, 单独进行登记。
在登记过程中,贾放从贤良祠里带来了很多上等高丽纸裁制的空白小簿子,簿子的封面统一印上了“户口簿”三个大字, 封面的右上角还盖了一个编号。每本簿子的编号都是唯一的。
张友士等人每登记一户,便使用一本户口簿,在簿子扉页上写下户主的姓氏, 然后在接下来的每一页上填写每户成员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婚配与否等基础信息。
与此同时,张友士等人手里也在登记一本“人口登记册”,上面的信息却比这户口簿上要多一些, 多出的内容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特别技能、身体健康状况、有无宿疾之类。
所有这些信息都填完之后, 登记册由张友士等人保管, 户口簿却是发到户主手里的。
“这给咱做甚?”一个来自余江的新移民疑惑地问。
“这是你们的户籍证明,有这东西, 桃源寨就承认你们是这里的乡民。”张友士温和地解释。
“哦……”移民们听明白了, 可还是不明白这东西的权威到底体现在哪里。“俺们以前可不这样, 里正承认咱是咱就是了。”
“这里的规矩不大一样, 你只有自己手持册子, 而且册子在我们这里有留底, 才算数的。除此之外, 谁说了也没用。”
听张友士说得严格,乡民们不仅咋舌:“这么严啊!”
“家中有人口变动,生老病死,都需要到寨里来登记。”张友士继续解释,“娶媳妇嫁女也是一样,登记一下就行了。”
“那要是张家的闺女嫁到了李家去,没出寨子,也要登记吗?”
“一样要。张家登记一个户口迁出,李家登记一个迁入就行了。”张友士随口答,心里还有些得意。
贾放一跟他说起这“户口簿”,他马上就想明白了该怎么运作。只要有了这户口簿和人口登记册,这桃源寨将近五千人口,一切就都在贾放的掌握之中。
一念及此,张友士不仅对贾放生出佩服之心,心想这不愧是荣国公府的子弟,只一招,就能把所有人口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
但是贾放要这样管理人口,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要抽人头税?
张友士看了看自己在人口登记册上登记的内容,可不只有人丁的数目,连这些乡民们会不会打铁、能不能做木工,甚至妇人能不能纺织,会不会绣花都登记上去了。
应该不只是抽人头税这么简单吧。
张友士、老邵和姜夫子三人一同领了这“人口登记”的差事。但老邵和姜夫子身上都还有其他的差事,所以张友士一人的任务最重。
但是他在三人之中,恐怕也是脑子最快最灵光的,在登记人口的时候,从新移民之中发掘了几个上过几天学塾,能写字会算的,立即把这些人都挑了出来,把登记人口的全部流程都教给他们,让他们帮着一起做,速度立时翻倍。
原本贾放预计要十天左右才能完成的人口登记工作,不到五天就完成了。
*
在这五天里,贾放并没有出门“郊游”,而是在和陶村长、秦里正两人一起商议“桃源寨”未来的规划。
在贾放看来,“桃源寨”和“桃源村”是有区别的。“寨”是当地对“寨堡”的简称。士绅阶层,在拥有了土地与领民之后,往往建立起独立的势力范围区域,在区域内推行自治——也就是当起了土皇帝。
而一个寨子下面,则可以再分出若干个自然村。原本桃源寨只有桃源村村民的时候,寨与村是一体。但现在外界迁来了三四倍于桃源村的人口,要桃源村“吸纳”外来移民,显然有点儿不现实。
“我的打算,是将余江迁入的乡亲们,分成四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都是与桃源村平级的行政单位。”贾放对秦里正说。
秦里正虽然不大懂贾放口中的“行政”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能大致明白贾放的打算。
他点着头道:“三爷说的是正理。余江来的人,原本就差不多是四个里的乡民。”
将移民们分成四个村,也就是把他们分成和桃源村规模差不多大的村落,这样大家规模都差不多,桃源村的土著面对新移民,心里上没啥太大的落差。
谁知贾放摇摇头说:“不会按照余江的四个里分村。而是全部打乱重编。重新组成四个村。”
秦里正“啊”的一声张开了口,心想眼前这个少年看着年岁不大,行事却颇为老辣。也不晓得是不是旁边这个陶村长教的。
余江过来近四千的移民,说实话也不是各个都认得,有些人家原本也隔得挺远的。贾放这样把各户打乱了重分,原本一些邻里会抱团的,现在就抱不起来了。而一些人家原本就有宿怨的,也隔得远远的。俗话说“远香近臭”,这样一下子少了很多矛盾。
陶村长则坐在贾放身边笑呵呵地听着,这消息似乎让他很安心。
贾放看看面前两人都没有什么异议,就继续说他的安排:“至于新的四个行政村,村长的人选,目前由我指定人员暂代。三个月以后,由各村自行推举。”
秦里正又是“啊”了一声。原本他以为自己至少能当其中一个村的村长,谁晓得贾放竟然让村人自行推举——他要是被分去了一个谁都不认识的新村子,谁会推举他啊?
贾放一见到秦里正这副表情就开始笑:“秦老丈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嘛!”
“暂代村长的人选里,肯定有你。你又德高望重,有这三个月的代理时期,村里即便是不熟悉你的人也肯定会对你心生佩服。未来各项村务我还要劳烦你。”贾放说着冲秦里正拱了拱手。
秦里正心里登时觉得稳多了,也赶紧冲贾放拱拱手:“不敢不敢,三爷客气了。”
谁晓得这事儿刚刚翻篇,贾放又抛出一个石破天惊的决策:“我会将村里的土地重新分配。桃源村将让出三分之一的土地。”
秦里正再次:“啊——”
很多人都在猜想贾放会重新分配桃源村的土地,包括桃源村的土著,也都在惴惴不安地猜想:熟地就这么多,贾放究竟会分多少给外来的移民。
但说到底,这些田地都是贾放的,贾放怎么分,他们都没有说三道四的权力。
但是谁也没想到,贾放竟然只给了新移民三分之一的土地,而他们的人口,是桃源村土著的四倍啊!
桃源村种植稻米的熟地现在是相对富裕的,一年两季稻,所产的粮食供应五千人轻轻松松,有一些田地还能轮休。
但是贾放只让桃源村让出三分之一的土地,那余江来的新移民却万万没办法用这些田地养活自己的。
秦里正一想到这里,立即“噗通”一声,向贾放一跪,诚恳地道:“贾三爷,您得给我们这些外来的,留点活路啊!”
“三爷,”秦里正说跪就跪,绝不含糊,一边求一边向贾放保证,“我们这些人里虽然有些病人,但是我们不穷,好些人家原来在余江就是富户来的。”
“我们有钱,只要三爷开个口,我们就出钱,我们能买地……我们,向桃源村的兄弟们买地!”秦里正说着转向陶村长,“老陶,你看看怎么能给我们个活路呀!”